社会重大事件对社会具有着重大的影响,被全体社会成员和国际社会关注,几乎通过各
种渠道和层面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联系,对重大事件的管理水平体现了执政党对国家的
综合管理水平,重大事件管理的好坏不仅对社会成员的生命安全、健康和物质利益有着直接
的联系,而且对社会成员的精神状态,特别是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也有着巨大的精神方面的作
用。结合成功的遣返赖昌星,正在处理的 7.23 动车组甬温交通事故,参考日本处理 3.17 关
东大地震核电站核泄漏事件的管理, 建议社会重大事件的管理应该法制化。
法制化的必要性是由社会重大事件的不可避免性、损害的严重性、调查和处理的复杂性、
与社会成员关联性等因素决定的,相关法律内容应包括以下要点:
1、明确定义:社会重大事件的概念、范围、种类,比如:应当把赖昌星这样的事件、7.23
甬温交通事故,航空母舰、以前发生的驻英国大使馆被炸、sars病毒、三氯氰胺、双汇火腿
等包括进去。
2、宣布公告:应当明确宣布为重大事件的机构,以及从事件发生到公告的时间要求。
3、应急处理:明确指挥人、联系方式,以及公布有关资料的媒体、频率、方式等。
4、专案调查:明确调查团队的组成,并公布人员、来源和联系方式,并尽可能的让事故发
生的相关部门人员回避。
5、数据资料的公布:包括与事件直接相关的和有关参考的数据资料。
6、国际有关组织的联系和报告:包括联合国组织、专业组织、可能涉及的有关国家、有协
议规定的有关国家。
7、国际标准:与事件有关的相关国际标准的公布。
8、国际援助和国际责任的承担:应当明确是否接受援助及承担国际责任方式和标准的决定
人和时间。
9、社会成员的参与:听证、调查、支援、捐献的权利和方式。
10、人大及人民代表的参与:专案调查或联合调查、专案审议或质询等。
11、政协及委员的参与:参与调查、调查会、咨询会等方式。
12、媒体参与:法定的媒体人员与方式的确定,媒体机构和人员的权限与权力。
13、军队的介入:决定权、人员、数量、方式、责任等。
14、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机构人员的决定、权限、资源、时间、标准等。
15、警察和武警的紧急介入:权限、时限、责任等。
16、安抚:决定权和标准等。
17、善后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