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0 方林 应当解决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问题

发表日期:2012/07/01 已经有89位读者读过此文

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方式发展转变的具体体现,升级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涉及到民生、资源、环境,以至于社会文化、法律制度、国际关系等一系列与经
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动力、来源和力度,行业的梯度
提升,提升的具体方式,提升过程中和提升后的结果、影响、作用都需要认真研
究,审慎对待。

我国部分行业产业结构现状水平分析:我国当下纺织、钢铁、汽车、电子、
科研等行业的产业结构与世界 500 强企业的产业结构比较,差距依然很大,在高
技术、高附加值方面仍在较低层次徘徊。这种差距体现是全方位的,无论是规模、
盈利能力和劳动生产率,还是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国际化经营等,
都存在明显差距。
宏观研究的结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外部压力主要体现在原材料价格上涨、
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方面;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也有内在动力,体现在消费普及和升
级并存。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要完成由低级到高级的转换,首先,要以国民经济主体行
业为重点(如:地产、汽车等行业) ;其次,要将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作为
重要依托;最后,要在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和方式上采取速达式做推进,替代式
与转换式做契合的模式。不断推进各行业的流程升级、产品升级、技术升级和附
加值升级,从而达到我国产业优化升级的完成。并且,要将我国产业升级目标列
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每个行业要有 10—20年的产业升级设想,每个企业要有自身
产业升级短期计划,不断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方向指导和政策保障。
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为整个国家带来科学技术
的进步和产业工人素质素养的提升,会不断增强国家实力,提升全民素质水平,
增强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将成为我国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的必然战略选择,也将成为支撑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强劲动力!

中国旅美科技协会负责人陈立强高级工程师、黄文林教授、李百练教授、张
宽博士、范羌高级工程师、王鄂生博士等知识强国专家团队和欧美同学会陈泉研
究员等专家团队,就规划中国的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战略中提出我国高附加值产业
的重点攻关课题为: 产业升级对高附加值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综合发展高新技
术和产业知识化及知识价值化。知识差距分析,人才缺口分析, SWOT 竞争优势分
析。加强高附加值各环节如战略规划、设计、创新研发、制造、物流、营销、品
牌的研究。
    泰星公司总经理王继峰提出自己的观点:“先依托优势资源和先进技术,而
后立足产业升级,走出特色之路,形成优势产业。”堂汉锌铟斥资 500 万元,引

进了重庆理工大学杜长华教授的科研团队,搭建起公司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和人才
框架。以这些技术人才为依托,公司成功上马锡焊料项目,并成为焊料、助焊剂、
焊膏三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走出产业升级的成功之路。 (2010-04  广西新闻
网)
2010年5月,在题为“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链高端化方向发展”的采访
中夏长平总结说,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具备了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硬件
和软件,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应全面推进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以
炼油、乙烯为龙头产品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石化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升级
石化深加工产品的产业层次,形成较完善和大规模的石化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
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低污染、精细化方向发展,形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
化产业基地。

通过中国产业结构链分析,我国应创造条件打造世界级的创新研发中心、创
意设计中心、物流中心、国际著名品牌和增加知识服务及公共服务平台等增值服
务的比重,为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创造经济环境;加速积累人力资本,  重视各产
业、行业的知识资本积累和知识管理,加强各行业战略规划的跨领域研究,  大幅
增加软科学研究的投入,为我国的产业升级创造软实力依托; 对具备潜在国际竞争
优势的高附加值重点产业从税收、金融、银行信贷、政府采购等方面实行跨政府
部门扶持政策和协调指导,为我国产业升级给予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不断加快我
国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我国产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