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2 张鸿儒 大力推动县级开发区向产业园的转变

发表日期:2012/07/01 已经有80位读者读过此文

县级开发区的资源、人才、比较优势、率先发展的示范效应以及政策优势
十分突出的极少,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明显竞争力的不多,因此实现跨越发展的
县级开发区比较罕见。而产业园因为确定了产业,特别是确定了适合发展的产
业以后,在开发区内外秉承了开发区已有的优势和经验,像一匹黑马在速度和
数量上跑了出来,形成了开发区和产业园并存,政府和公司同为,公务员和项
目经理一起招商的现象,而且互相弥补、共同促进、相得益彰。重视并推动在
开发区内外建设的产业园发展,既是实现开发区快速发展的有效做法,也是开
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

三十年前设立开发区是因为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根本没有力量解决资
金、管理、技术、设备的问题,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很低,只有政府来举办。
约三十年过去了,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变,由各种经济组织创办的产业园如
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具体实践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认真分析、推动产业园的
发展,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外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二者的相同主要是:
1、都有明确的区域,但前者大后者小。
2、都与招商引资为目的,但前者宽泛,后者聚集某一产业。
二者的不同主要是:
1、解决的问题不同:前者是资金设备技术管理,后者是持续发展。
2、行为主体性质不同:前者是政府,后者是公司。
3、实施人的身份不同:前者是公务员,后者是公司人员。
4、依据的法律不同:前者公法(行政法),后者私法(民法、经济法)。 
5、与投资人的地位不同:前者管理地位不平等,后者地位平等。
6、利益联系:前者间接不具体,后者直接具体。
7、手段:前者简单,后者多样。
8、成本和速度:前者比较粗放,后者比较简约。
9、利益关系不同:前者间接,后者直接。
10、效率、效果不同:前者低效但规范,后者高效多创新。
重视二者不同的优势,发挥两个积极性,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