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健全,一方面经济效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市场风险也日益的增
加,外资企业因为有完全市场经济的相关经验,民营企业因为一出生就在市场条件下经营,
所以对市场风险的应对能力比较强,而国企由于计划经济的惯性,效率、机制等原因,对
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是应当特别注意提高的薄弱环节。
为了有效提高市场风险应对能力,国有企业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由专责人员(可以是兼职)专司审核检查“大客户”、 “大
订单”、“大投资”、“大决策”、“大设备”、“大采购”、“大技改”等的市场风险。
专责人员的专司审核检查是与国企党委“三重一大”决策管理不同的,前者主要防范市场
风险,范围更大、更广,后者更侧重的是政治性包含的正确和民主。
2、普遍的市场风险意识。全员的市场风险防范意识,特别是关键管理岗位主要管理者
的市场风险意识,是文化层面的保证,与专责人员的专司审查一软一硬,互相配合,互不
可缺。应定期进行市场风险防范教育,通过解剖分析案例,专家学者讲座等方式有效提高
员工的市场风险防范意识。
3、规范的市场风险防范制度。一定的制度严防关键和主要环节市场风险是有效的办法。
例如,对应收货款按年度账龄撇账;对库存产品按年度进行技术折旧和市场折旧;对首次
交易的客户无银行信用的准确评判履约率;对多年客户但进入困难经营期的应减少供货数
额和应收货款数额;对客户新品开发配套的产品应限定数额等制度,都可以有效避免市场
风险带来的损失。
4、提高市场风险防范能力。储备一定资金,储备一定新品,储备一定人才,掌握一定
市场风险防范理论,都可以在市场风险出现时积极应对。像危机管理理论值得国企的领导
好好学习,典型的案例是:双汇火腿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市场风险来临,立即采取有效
措施,从产品、舆论、市场几方面下手,很快恢复了市场份额,达到了利用风险,提升知
名度,扩大销售的效果。而紫金矿业铜酸水渗漏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紫金
矿业直至事件发生后12天才发布公告,瞒报事故9天,一场环境危机演变成了“环境+诚信”
危机。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指出:“以加快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为核心,力争
再用三年时间(2009-2011年),省属国有重点企业全部设立法律事务机构,建立总法律
顾问制度的比例达到70%;以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企业法律工作制
度基本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