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5 月 2 日闭幕的本届北京国际车展,并不是因为汽车吸引大众的眼球,而是
因为车模火爆成了舆论和社会的焦点,它与食品卫生的安全、校车安全、房价等
同样从一个侧面说明市场经济更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观点描述
5 月 2 日闭幕的北京国际车展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一款款新车或一
个个品牌文化,而是哪家车企的车模更出位,宣传更另类,“不怕不出名,就怕不
另类”。 各大车企纷纷以完成商业目的为首要任务,至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实力、
文化气质,似乎他们毫不关心,也不值得一提。在他们那里,车展就是一个为达
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道德沦丧的竞技场,眼球才是王牌,技术仅是道具。
经济的发展应当与思想道德文化的建设步调一致。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
伯在考察资本主义发展时曾深刻地指出,“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可以在其背
后发现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
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唯有如此,经济才有后劲,社会才会进步。这就要
求我们不能抱有“经济上去了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的错误观念,而是应该在发
展经济的同时注重思想道德建设。
一要切实提高对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视。诚如小平同志所说的,越是改革
开放,越是要更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那么许多消极的东西还是可以避免的。这就
需要我们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加强文化道德的引领作用。
二要注重加强法制建设。众所周知,法律是维护社会正义、协调人际关系,
实现社会和谐的一道关键屏障,一个普遍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建立和形成,需要法
律提供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环境。在法律的保障下,道德才有可能对民众形成感
召力和劝导力,诱导民众能够有序、良性发展,健康成长的进行社会化行为。
三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价值
观念、价值标准和价值规范。目前中国出现的思想道德文化问题,从很大程度上
是因为旧的价值规范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因此,我们在转型时期谈思想
道德文化建设,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构建一套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我国现阶段发
展要求的,并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思想引领性的道德规范,真正做到使人们
“有德可依”。这个“德”即我们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它是加强全社会思想政治建设尤其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指针,是引
领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
相近观点
“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秩序的确立可以为道德秩序的确立提供后盾。因此,
我们可以并且应该到法治中去寻找道德的生长点。”——陈根法,《论市场经济条
件下的道德生长点》,载《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伦理学》199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