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观点 实行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国策,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当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其副作用已开始初步显现,如果坚持这一政策不作任何调整,则可能出现未来人口不足的危机,甚至可能恶化,导致社会危机发生。因此,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刻不容缓。 观点描述 |
近来发生的一些社会情况足以引起我们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
1、养老金缺口明年将达18.3万亿元;2、高考人数连续4年下降;3、北京闲置住房高达381万套;4、陕西发生7月孕妇被强制引产事件;5、城市人口中大多数不愿意生也养不起第二胎。
这一系列事件的矛头都指向了已经实行三十余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可以说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问题已经初步显现,今后是否对计划生育政策不做任何调整,仍然坚持三十年不变,是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
第一,人口具有资源和负担的双重性。人口增长过快会使用于投资的资本转移到人口养育上,但是另一方面人也是财富的创造者,没有足够的人力用于经济发展的资金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何时限制人口的增长应视具体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限制人口增长不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是控制人口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它侵犯了人的生育权这一基本人权,当社会面临巨大的人口危机时实行这一政策或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当人口不足以引起经济崩溃时继续实行这一政策无疑是不人道的。
第三,中国面临人口数量降低的风险。从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可知,中国0-15岁人口占比仅为16.60%,而2001年前为22.89%,1990年为27.69%。这表示中国20到35岁的青年劳动者占比二十年后将下降近一半,当前已经在沿海甚至内陆出现用工荒,那么如果劳动力再继续降低,中国经济面临巨大的人口危机。
第四,国家提供的养老政策、经济政策不能帮助中国度过人口减少的危机。劳动人口才是财富的创造者,经济政策、养老政策都不过是财富的重新分配,当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创造用于重新分配的财富时,所谓的“国家给养老”等口号将成为无源之水。
第五,科技的进步不能完全抵御人口减少的危机。
第六,适当放开计划生育政策不会出现人口的暴增。当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华人生育率是很低的,包括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海外华人,生育率普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在国内的城市,养育两个及以上孩子将是家庭巨大的负担。
第七,部分农村家庭生育多个孩子不会造成人口的剧增。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速率有反比的关系,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改善,生育的欲望将大为降低或许中国几年后将会像日本一样对多子女家庭进行奖励,仍然控制不住人口下降的尴尬局面。
第八,不能等问题严重时再取消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数量变化具有滞后性,一个婴儿成长为成年的劳动力需要至少二十年时间,人口政策的失败将使中国错过二十年的发展时间。
总之,中国面临未来人口不足的危机,如果任由情况恶化,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危机。因此,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刻不容缓。任何一个政策三十一贯不调整,不改变,从哲学上说也不符合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然,调整要有幅度,要有连续的稳定政策,放开不能放乱,但调整是一定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