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7 陈长亮 中国人口红利拐点效应被夸大

发表日期:2012/08/30 已经有61位读者读过此文

本期专家:陈长亮

男,南开大学世界经济硕士,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营业部

观点主题:中国人口红利拐点效应被夸大

专家观点:

我国的综合生育率低于均衡人口的生育率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老龄化的问题也是逐步凸显出来。仅仅从人口抚养和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两方面看,我国人口红利将在2013年出现拐点。但是存在人口红利的国家未必经济增速就高,而我国人口红利出现向下拐点也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速会出现大幅下降,中国人口红利拐点效应存在夸大现象。

观点描述:

之所以说我国人口红利被夸大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劳动力参与率提高还有一定的空间。有关数据证明存在一定的农村常住人口和农村的就业人数之间的缺口,这表明农村劳动力潜在供给量还比较强大。

第二,人口流动性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有助于经济增长。中西部人口向东部沿海一带流动,农村和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城市化进程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这两方面回促进各个产业高速发展。

第三,辛勤劳作是一种隐性红利。我国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和女性就业率都远在世界水平之上,成就了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在经济结构升级下必然会带来产业结构升级。

第四,劳动人口比重下降将会极其平稳。世行预测在2015年劳动年龄人口到达峰值后缓慢、温和下降,即拐点将是一个圆弧顶。2020 年劳动年龄人口较2015年的峰值仅下降0.7%左右,而且比2010年仍会增加1800万人左右。

第五,不同年龄结构劳动人口供需格局不同。表现为:25-34 岁劳动力近10年呈现净减少;25-44岁劳动力供不应求,45-64岁劳动力供大于求;低端劳动力短缺,中高端略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