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主题: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需要战略性调整
专家观点:
自2008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年度流量持续快速增长,未来发展趋势将受诸多国内外复杂因素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要面临不少潜在阻力和障碍。因此中国应顺势而变,主动对OFDI的发展进行战略性调整,使其能保持长期良性增长。 观点描述:
第一,全球产业结构正经历新一轮深度调整,使中国OFDI的产业格局也需要出现新的变化。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已开始大力发展本国的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并将其视为下一轮全球经济繁荣的支撑点。中国要尽快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发展,也应以OFDI为途径,外部获取新兴战略产业的领先技术,促进国内产业结构随国际趋势不断升级。
第二,地缘优势、资源需求和对外合作历史传统仍对今后中国OFDI的区位分布发挥关键作用。一方面,要借助亚洲周边地区文化相近的传统优势,扩大在该地区以促进双边贸易为主要目的的OFDI;另一方面,逐步加大对中东、非洲、拉美等资源型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比重,同时扩大对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援助,这不仅有助于保证在当地投资的安全,也能提高我国的国际声誉。
第三,国内结构性调整将逐步转变OFDI的目的。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一系列的结构性矛盾和调整:其一,由于需求水平和结构的差异,后危机时代陷入困境的出口导向部门还无法将其供给向境内市场转移;其二,多个传统制造业正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其三,城镇化和老龄化趋势已经显现并将持续。这些决定了我国的OFDI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市场寻求型的,旨在拓展海外市场,弥补国内需求不足。
第四,低碳产业将成为中国OFDI新的发展方向。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全球关注,低碳商业领域(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和低碳技术制造)的国际直接投资也迅速增长。随着世界各国积极制定各类政策促使本国转向低碳经济发展,这方面的投资潜力将是巨大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扩大低碳产业的OFDI不仅有助于提高投资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还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