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7 张琳 2012年APEC峰会: “俄罗斯”元素的新亮点

发表日期:2012/11/19 已经有75位读者读过此文

本期专家
张琳,女,29;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观点主题: 2012APEC峰会: “俄罗斯”元素的新亮点

专家观点

本次APEC会议取得了诸多新成就,达成了具有实质意义的“环境产品清单”;为亚太经合组织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新的方向。此次俄罗斯为APEC峰会带来了新的亮点和新的方向,APEC的意义更加凸显。更为开放的、更具包容性、令众多成员更为收益的合作框架才符合亚太区域内各国成员的利益,才具有可行性和持续性。当今,APEC框架仍是亚太区域合作的重要舞台

观点描述

环境产品清单的达成也代表了各成员国在世界经济减速,欧债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对减少贸易壁垒、加强便利化措施的强烈意愿和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决心,有助于推动本地区经济的绿色增长。俄罗斯望融入亚太经济圈,分享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欧亚太平洋”方案突破“跨太平洋”地缘,令俄罗斯成为中心;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出现新方向,区域格局或将改变。APEC会议已经成为了区域内大国博弈最重要的舞台。俄罗斯力量的崛起,也为亚太区域的格局带来了更多变化的可能性。

亚太区域内,美国主导的TPP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亚洲面条碗”的现状在短期内还将继续持续,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可能性。未来区域内一体化格局会随着各方力量的博弈,产生何种变数,是否会出现“一主多附”的局面,还是会持续这种“多框架,共竞争”的态势,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中国已经宣布将主办2014APEC亚太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对于中国而言,又是怎样的契机呢?

第一,遥想2001年上海APEC会议,更多的是中国在APEC舞台上展现自我;如今,中国需要APECAPEC也需要中国,中国与APEC是互动性共成长的过程。中国承担着区域内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双重身份,应当充分利用多边对话机制,强调APEC框架下对话合作的重要性,加强扩展区域内双边合作。第二,面临着纷繁的区域内合作新进展,中国更应当具有危机意识和紧迫感,以多边框架为平台,促进区域一体化整合,应当尽早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以务实求发展,切忌人云亦云,丧失区域竞争合作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