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学习站在潮头—-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文字整理:夏蕾 王雯
主讲人:肖风博士 杨锐博士
听众:冼国明、范晓云、王建东、葛顺奇、严兵、李磊及120位国经所研究生
报告时间: 2013年10月20日于南开大学生物楼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

肖风先生,经济学博士
•现任:中国万向控股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民生保险副董事长、万向信托董事长、民生通惠董事长、通联支付董事长。
•历任:深圳市证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博时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
杨锐先生,经济学博士
•现任:中科晶上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历任: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分析师、基金经理、投资总监。
第一部分 互联网金融——实务篇
肖风博士演讲摘录
冼国明老师作为主持人,为大家介绍了肖风、杨锐博士。两位都是国经所的校友,目前在公募基金领域已很有建树,他们此次作为优秀校友回馈母校,将其对“互联网金融”多年的思考讲授给大家,这也是他们多年工作的心得。谈到互联网金融,冼老师提到肖风博士推荐的几套关于大数据的书籍,认为看完后深受启发,感叹目前的时代已经成为大数据的时代。冼老师说,互联网和大数据在这个时代的出现“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会为社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而大家学习就要学习这种最前沿的知识,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
听完冼国明老师的开场介绍,大家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意义理解更深刻了,更期待两位博士带来的演讲内容。
肖风博士一登场,大家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他的温文儒雅。谈吐飘逸、不疾不徐、旁征博引、切中要害,这些都让大家折服,大家学习到的不仅是他的知识,更感受到了他的风采。
一、三大巨头的移动互联网之战
考虑到听众大多为在校硕士、本科生,肖风博士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便引例为证,辅以分析,循序渐进地引导大家步入互联网金融的课堂。肖风博士指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革命性的,将成为未来生活的主要工具。阿里、腾讯、百度是互联网的三大主要企业,只有腾讯成功切入了移动互联网,而微信作为其中最成功的工具,目前已经拥有超过3亿用户。腾讯在设计微信时,仅开发手机上的客户端,并没有开发PC上的客户端,证明了该企业在切入移动互联网的决心和前瞻性眼光。而阿里和百度没有发现合适的切入项目。百度试图进军移动互联网,曾经投入大量经费和实践开发手机操作系统,但最终失败。同时,缺乏重量级移动互联网入口的百度以18.5亿美元完成收购91无线,帮助其开展移动互联网业务。
二、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技术
肖博士说,互联网发展是围绕几个核心技术展开的。
1、大数据——想象不到的高效率相较于传统数据,大数据包含的内容更广。大数据包含传统数据以及视频、音频、碎片化数据等。举例来说,当人们进入商场,商场的wifi热点会收集到顾客进场后习惯走哪条路,从而为商场设置道路提高效率;同时,wifi还会收集到人们会在哪个货架停留、买什么商品,从而可以设计商品摆放,所有这些雇佣上百个员工都无法完成的事情,低成本的wifi热点可以迅速完成,这就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社交网络——小米下的一盘棋肖风博士说,目前生活已经变成了O2O的生活,即线上线下的生活,人们十分依赖社交网络。肖风博士分析道,就小米手机而言,小米手机不仅仅是手机,更是社交网络的机器。它设计了米聊,有众多米粉,会组织很多线下活动。而社交网络的价值就在于将有相同爱好的用户聚集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群落,企业便可以针对不同的群落“说不同的话”,从而使他们的广告有百分百的针对率。这种广告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向整个市场投放广告的效率。向市场投放的广告有近50%是无效的,而社交网络的针对率是百分之百。肖风博士笑着说,如果雷军知道他是小米的粉丝,一定不开心,因为雷军做小米,是想要聚集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集中目标客户来卖东西。
3、机器智能化——谷歌的眼睛肖风博士说,原本设计智能化机器的科学家着重想要机器明白每个字,比如知道什么是“肖”字,什么是“风”字等。现在的机器智能化研究能让机器明白自然语言,以读图的方式进行阅读。肖风博士提到,他们目前就在设计一款智能化系统,可以就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一个图谱,并读懂初级财务报表。讲到这里,肖风博士对大家说,要不断学习新东西,不然就要被智能化机器替代了,大家听到这里顿时有了紧迫感。随后肖博士想到了谷歌眼镜,他解释道,人们戴着谷歌眼镜,同时说“搜索”,谷歌眼镜上就会出现搜索结果,眼镜完全可以声控。搜索结果是单一的,不像百度一样需要翻页。眼镜还可以进行导航,比如想去哪,它马上会出现路线。它还可以跟手机联通。这些都是机器智能化的发展,在迅速地改变社会。
讲到这里,肖风博士对大家说,前面三个技术之所以可以出现,主要是因为第四点:云计算。
4、云计算——硅谷的创新机制没有云计算前面的三项技术实现不了,因为它需要太大的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的能力。云计算对人类社会的改变非常大。肖风博士提到了他在硅谷听到的例子。以前一个新方案的设计需要大量的成本,要买工作站,投资很大,约几千美元,而现在有了云计算,想要实现一个IT的新想法,一个月只需要250美元就可以解决IT的开销,这让肖风博士很吃惊。有了云计算之后,IT的创业者只需要一个显示屏,连主机都不需要,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在云那里,云里面有几万台服务器,拥有非常强大的运算能力,你只需要申请一个网线,开一个账号申请用这个云即可。在家里就只需要一个显示屏和键盘就够了。用云是根据流量计费,不用的时候把机器一关就可以,用的时候联到云基地开始计费,所以省了很多费用。不用云基地就不用发生费用,仍可以进行思考,所以现在硅谷的创业成本变得很小,硅谷便呈现出昂扬的创业氛围。
三、孵化器点燃创业激情
硅谷的创业投资,从VC演变到天使投资又演变到现在的孵化器。肖风博士以他曾经参观过的孵化器为例,十几个有新点子的年轻人阐述完自己的计划,每人会得到2万5千美元的费用,这笔费用双方互不负担责任,然后年轻人用六个月的时间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计划,再去讲解自己的创业计划,机构再决定是否进行继续投资。对孵化器机构来说,10个人的成本只有25万美元,而只要有一个计划成功就可收回成本。因为云计算、大数据把创业的成本降下来了,创业气氛就越来越浓,有越来越多的新点子涌现。
四、社交网络的巨大价值
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大数据、社交网络、机器智能和云计算。肖风博士重提三家互联网巨头公司,评论道,腾讯是唯一一家(因为微信)解决了在移动互联网怎么做生意的公司。阿里巴巴没有解决,所以阿里巴巴要去买微博,微博的载体一是社交网络,二是手机。在移动互联网做生意要基于社交网络,聚集不同的群落,针对不同的群落传播不同的理念,从而降低成本。而且加入一个群落后人们还不想退出,因为我们的朋友在里面。用社交网络困住了客户,这才是社交网络的价值所在,也是阿里巴巴买微博的原因。第二,阿里巴巴没有一个手机移动端,所以要买微博,这就是阿里巴巴的缺陷。所以可以看到三大公司各有各的危机。网络公司就是这样,一开始做的很好,有一年失误,第二年公司就没了。它的估值方法决定了它这样的命运。如果是家银行,不会变化这么快,因为银行是重资本的行业。而互联网是轻资产的,维持它的估值只有依靠技术领先和客户。通过社交网络将客户用非常强的关系凝聚在一起,就像宗教一样,而宗教是世界上管理最好最有效的组织。在网上将兴趣相同的人组织起来,针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个才是社交网络的价值。而百度没有这种联系,没有将相同兴趣的人集结在一起,这就是百度致命的缺点。阿里巴巴比百度强一点,有地址和资金账户。而腾讯的微信朋友圈,包括以前的QQ,使人们加入就很难离开,因为朋友都在上面,不会轻易换成另一个社交网络,便随便怎么“被宰”了。所以最有价值的是让人“想走也走不掉”的社交网络,依靠这个建立客户群。
五、社会因移动互联网而变化
肖风博士用对比强烈的几幅图为大家展示了社会因为移动互联网发生的变化。05年人们观看教皇登基时是安安静静地看,09年就变成了人手一个手机、pad“现场直播”;08年中国人坐公共交通工具还是看报纸,但到13年时都看手机了。相较于纸媒、电视,肖风博士谈到,今年的纸媒没有盈利,上海解放日报和文汇报都合并了,人们也不怎么看电视了,因为目前人们已经改用手机、pad等移动终端。而中央电视台搬到智窗,有巨大的运营成本,也是不可持久的运营方法,早晚要搬出来。
六、没有办公室的董事长
肖风博士用“三马保险”的例子引入“互联网金融的实践”这一话题。这是由阿里巴巴的马云、中国平安的马明哲、腾讯的马化腾联手设立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肖风博士为大家回忆他在三马保险开业前见三马保险的董事长时遇到的事。他发现董事长是在茶水间接待的他,与电视里演的豪华办公室完全不同,交谈后才知这个董事长没有办公室。他了解到他们公司员工也大部分没有办公室,因为他们有互联网的通讯工具,所以不需要大办公室。肖风博士总结道,互联网企业层级平等是他们的文化,没有这个文化就一定不会办出成功的互联网企业。
讲到互联网金融,肖风博士用经典案例引入互联网金融的概念,阐释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区别。
七、菲斯克和特斯拉公司的电池大战——互联网汽车还是汽车互联网
菲斯克和特斯拉公司两个公司都想在电池生产上有所突破,占领市场。菲斯特公司聚集了一帮汽车制造厂的工程师开发电池,而工程师终日专注于实验哪些材料能提高电池蓄电量。而特斯拉公司是用IT员工做这个工作,IT员工建立了一个控制电池的系统。他们用市面上“最便宜,蓄电能力一般”的电池——笔记本电池,在系统的控制下,将小电池连接在一起,明确每个电池的剩余电量,分配电池在相应的位置,电量小的用在灯泡照明上,电量大的驱动汽车,力争让每一度电都用尽。相对于昂贵同时蓄电量大的菲斯特电池,这样的电池成本并不高,因为都是由电脑操作。投向市场后,特斯拉公司的电池更受欢迎,原因很简单,电量更充足,时间更长久,价格更便宜,这些是菲斯特公司昂贵的新材料电池根本无法抗衡的。此项技术开发的区别,就源自工程师和IT员工的思维的区别,IT员工用的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
八、巴洛书店与亚马逊书店大战——互联网书店还是书店互联网
巴洛书店美国最大的零售连锁书店,是实体书店,比亚马逊早半年在网上卖书,而现在巴洛书店没有了,亚马逊越做越好,拥有几千亿的市值。他们的区别在于,巴洛书店只是在网上开书店,而亚马逊是构建了一个平台。巴洛网上书店只卖自己的书,服务自己的客户。相较巴洛书店,亚马逊书店各类顾客的书都卖,把任何人都当作客户。因此,亚马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家都在互联网开书店,但思想方法不同,没有互联网的意识和思维,行为就不是互联网的行为。肖风博士又重提三马保险的董事长的办公室,他出身房地产产业,也有很大的办公室,而开互联网公司,就用互联网意识。他明白互联网思维,决策在一线,实施也在一线。
九、银行与阿里的创新——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
肖风博士指出,银行都办了网上银行,但这不是互联网技术。阿里做金融,就有可能成功,因为他不是从形态方面开始,而是从意识行为入手。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最小贷款金额100块。有人借100块,是为了立刻下单买东西,而不用东借西借,还要充值到支付宝,很麻烦。借100块和50万的成本对于阿里巴巴一样,都是机器做这个事情。而去银行借100块钱,客户经理跟你聊半天,交各种材料用很长时间,成本很大,不值得。而大数据的情况下客户被分析得很透,注册的时候先进公安部的系统,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再看你的交易记录,所以阿里巴巴肯不用任何担保,仅凭借信用借给你。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坏账率只有百分之一点几,年息却高达18%。对个人来说,解了燃眉之急,每单只多付几分钱。这就体现了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区别。金融互联网没有前途,金融互联网是只在技术层面的,而互联网金融是在理念、组织结构、人员、行为、与客户沟通的方法上都有互联网的特征的。只用互联网技术改造的金融,不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应该是互联网思想的进步,不能只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
十、扁平化的内部与社区化的外部
肖博士说,互联网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改造有很多方面,在前面已经提到。互联网的组织结构是完全不同的,内部是非常扁平化的文化,因为有了互联网之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需要那么多程序,管理也不需要那么多程序,外部是社区化,把客户分好了,清清楚楚。接着肖风博士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世界上做的最成功的网上银行是ING。他们在网下实体店开咖啡馆,工作人员都是银行的员工,客户进来是喝咖啡的,需要了解信息的用自助设备,需要进一步了解就咨询端盘子的工作人员,他们都能处理。ING银行营造了温暖的社区氛围,这同我们国内的“办业务完给杯水”的服务完全不同,是“办业务前给水,边喝边办业务”。肖博士戏称,“我们可以开茶馆办业务”。
十一、互联网精确定义客户
肖风博士提到互联网可以精确地对客户进行定义,明确他们的关系和偏好。肖风博士列举他们目前在办的互联网数据公司,可以用一个关系图谱模型,分析任何一个公司、机构、产业、个人的关系。比如一个产业,可以分析其上中下游,用一个模型,把所有的新闻,任何东西放进去,让机器去找,这个公司的新闻说了一句话,跟那个公司有关系,就把他们拼在一起了;这个公司把产品卖给另一家,在报表中客户是另一个公司,不需要人工去找关系,关系图谱会自动显示。比如巴西的港口罢工,我们马上会知道对中国的影响,因为模型已经确定了,先是影响船公司,后来是中国港口,等等,模型都会描绘得很明确。
十二、互联网改变业务流程
互联网业务流程也是完全不同的,不可能像现在的银行这样做事。互联网平台上大家的分工、外包、分享也都造成了很大的变化。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用开咖啡馆的方式来吸收存款,也可以像小米手机在网上建立一个社群。肖风博士提到,在其任职的保险公司中,有个经纪人喜爱长跑,建群将喜爱长跑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大家跑步,在休息之余向他们推销健康保险,这个经纪人便借此成为保险公司产出非常高的经纪人。组织跑步会花一点费用,就可以看作是广告费用,但这个广告费用是百分百有效的,因为聚集起了最有可能的目标群。这就是应用了社交网络部落、社群的有效价值,改变了营销的流程。这也证明了内部层级扁平化的特点,员工自己就可办好。以小米手机为例,小米的内部组织只有三级,七个创始人每人在一层楼办公,员工用微信群组织项目,邀请感兴趣的人参加。而公司内部没有森严的人事考核制度,人力部门是根据员工组织项目的积极性来考核的,如果有个员工,既没有人邀请他组队做项目,也不建立项目,很有可能就被清退了。肖博士总结到,他们用微信群反映的人的数据代表绩效十分有效率,这反映了了内部扁平化趋势。
十三、互联网改变支付方式
对于支付来说,肖风博士转引马明哲的判断“10年内80%的现金交易取消,50%的信用卡会消失,被手机支付、第三方支付取代”。马明哲去VISA拜访,VISA的老总给他介绍公司,第一张PPT是一张被剪断的信用卡,意思是,如果坚守卡片支付,柯达的今天就是VISA的明天,VISA目前正在往无卡支付方面转型。这说明目前的支付发生了很大变化,把银行很多业务都改变了。
十四、互联网改变放贷方法
互联网冲击面很广,金融机构从组织结构、流程、数据到负债、资产端都受到影响。传统银行是不可能没有抵押、担保而发放贷款的,因为它们没有企业和个人的数据。企业去银行要贷款,银行索要报告,然后派业务员做净值调查,但银行还是无法知道企业的业务流程,只知道表上的东西。但是在互联网电子商务上,从头到尾都很清楚,不仅清楚结果,还清楚过程,还知道上中下游,关系图谱。还有个人的资料,身份证、银行征信都被查过。这是银行做不到的。因此金融从负债到资产端都会发生很多变化。
十五、互联网改变资产管理方式
最后肖博士谈论资产管理,说它是最容易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中被颠覆的。做投资之所以赢,是因为掌握的信息多,但有了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大家掌握数据的距离变得很小,这样的话,资产管理行业面临革命性的变化。“最早因为你做上市公司调研,别人不做,就赢了,后来,文艺复兴公司,他们找物理学家、数学家,这些专家模型做得好,照样赚钱。而目前社会被大数据驱动,资产管理行业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比如在TWITTER,已经有对冲基金经理,用自然语言的方法读意见领袖微博上的情绪是乐观还是悲观,根据信息中的情绪状态指标与道琼斯工业指数之间的联动性得出结论。用机器读不用半小时扫一遍,胜得概率达到70%。”,肖博士说,“有了70%的概率,做什么投资都会赢的。”
肖风博士几乎是用案例将其所讲串联起来,每个案例都讲得清晰明白,直中要害。讲解中,肖风博士把他多年来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思考传授给我们,让我们感叹到肖风博士对于新事物的了解和追求,感叹他持续学习的精神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感叹他对前沿事务的思考。
第二部分互联网金融——理论篇
杨锐博士报告摘录
杨锐博士随后为大家讲解互联网金融的理论部分。杨锐博士的风格和肖风博士不一样,肖风博士气质飘逸,而杨锐博士激情澎湃。在嘉宾席上时他就不时参与互动,在主讲人的位置上,便更加淋漓尽致的发挥。杨锐博士被肖风博士称作“基金里学问做得最好的,做学问里基金做的最好的”,可见杨锐博士是实务和研究两手抓的人。说起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杨锐博士如数家珍的将他多年来总结的理论体系和论文推荐给我们。
对金融中介理论的挑战。第三种融资:互联网融资。杨锐博士建议大家读谢平等,《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新金融评论》,2012年第1期(创刊号)。
金融市场交易产品的虚拟性, 使它们一般不需要进行实物的流转和配售, 只是一些符号和信息的传递与确认。网络经济为这类产品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再适合不过的环境, 形成了迅速发展和渗透的网上金融市场。接着杨博士为大家介绍了比特币,强调了货币体系的演变。推荐大家读谢平,尹龙,“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经济研究》2001第4期。
互联网经济学研究技术改变如何影响经济活动和市场组织的效率,在实证方面,提供应用和检验平台以及市场设计理论,分析消费者行为和竞争市场,有大量的数据作实证分析。推荐大家读范里安的几篇文章。Varian, Hal, .Position Auc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5(6),December 2007, pp. 1163-1178.•Varian, Hal, .Online Ad Auc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9(2), May 2009, pp.430-434.•Varian, Hal, .Computer-Mediated Exchang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0(2), May2010.•Levin, J. (2011), The economics of the Internet, NBER working papers, No. 16852
互联网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信息的不对称,推荐大家读
1、George Akerlof,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nis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0.
2、Lewis, G. (2011),“Asymmetric Information, Adverse Selection and Online Disclosure: The Case of eBay Motors,” AER.
杨锐博士解释说,卖家对汽车私有信息自愿公开发布,是向潜在买家提供的包括了信息描述中各项条款的交易合同。如果这些公开发布的信息真实、准确、全面,且交易中的条款能够得到执行,那么,传统二手车市场的形成壁垒——信息不对称,在互联网上就不再存在。PayPal中间支付商的存在,互联网市场对卖家所发布的任何关于汽车的信息可保,作为可能交易欺诈的证据。以上的机制,互联网的二手车市场保证了卖家对二手汽车的真实质量拥有绝对的了解程度,也没有任何激励去说谎。相反,卖家有足够的激励去尽可能真实、准确、全面地描述二手汽车的状况,这样才有可能使得买家最大限度的认识到该车的真实价值,使卖家收获与汽车真实价值更接近的价格。
3、田存志,杨锐,《珠宝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与互联网的机制》,工作论文。
杨博士介绍内容说,淘宝的评价机制,使得卖家面临一个具有置信威胁的多回合博弈。从多回合博弈的综合收益角度考量,这使卖家进行商品交易欺诈的激烈程度大幅降低。
社会网络丰富和发展了传统金融理论。宏观理论是08年金融危机之后讨论的传导机制、社交网络讨论投资者行为等,现在发现危机有可能通过网络传播。推荐大家读
1、Jackson, 2013, Financial Networks and Contagion, working paper.
2、Jackson, 2013, The Diffusion of Microfinance, Science, 26, no.6144.
3、Acemoglu, 2013, Systemic Risk and Stability in Financial Networks, working paper.
4、Acemoglu, 2013, Network Security and Contagion, working paper.
5、Acemoglu, 2013, The Network Origins of Large Economic Downturns, working paper.
6、Acemoglu, 2012, The Network Origins of Aggregate Fluctuations, Econometrica, 80(5), 1977-2016.
7、Young, 2013, How Likely is Contagion in Financial Networks, working paper
大数据改变了认知和决策规律
推荐大家读
1、《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James Manyika, et al, “Big data: 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May 2011,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和思维的大变革》(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杨锐博士为大家讲解了重要的几个方面:1、大数据是认知和决策的不同,基点是随机样本的总体数据的不同,现在得到总体样本的可能性变大了。2、精确和复杂,要正确的方向不要精确的错误。3、因果和相关太重要了,我们现在传统的思维事情发生一定有原因,原因按逻辑推导一定产生某个结果。但推导不一定对的,可能随机产生别的结果来。世界不一定是一维因果,可能是相关。比如文艺复兴很多资料密封,所以研究可能是相关。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相关性很关键,变化下就是协方差,分散风险很关键。4、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但目前行为上幂律上突发事件变多了,人类的行为一定不是正态分布,肯定是冲动后悔,属于很偏的分布。
信息、知识与经济增长
1、知识经济学的特点是从对滑雪经济学得仔细考察中产生出来的。
–Paul Romer(1987, AER)《滑雪场定价在劳动力市场和其他市场的应用》。
–可以解释巴黎地铁双段定价系统、投资银行年终奖金安排。
2、内生技术变迁的思想来源(Romer,1990):排他性程度(100%-0)
–竞争性商品,例如物体(人力资本、软盘、捕鱼、杀虫)
–非竞争性商品,例如二进制位窜(加密的卫星广播电视、应用软件的电脑代码、沃尔玛商场的操作手册、基础项目研究)
3、Robert E. Litan and Alice M. Rivlin, “Project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Interne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 vol. 91(2), pages 313-317
4、Oliner, Stephen D. andSichel, Daniel E. “The Resurgence of Growth in the Late 1990s: I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Stor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Fall 2000, 14(4), pp. 3–22.
5、Erik Brynjolfsson and Lorin M. Hitt. “Beyond Comput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BusinessPerformanc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14, No. 4 (Autumn, 2000), pp. 23-48
6、数字之桥:信息(技术)、市场绩效与印度南部渔业部门的福利(Robert Jensen, 2007. “The Digital Provi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rket Performance, and Welfare in the South Indian Fisheries Sector,“ QJE, MIT Press, vol. 122(3), pages 879-924, 08. )
互联网对投资实践和理论方面的挑战。杨博士提到肖总的《投资新时代》会讨论这个问题。目前存在股票市场传统行业股票不涨,没有任何盈利的公司反而涨了两倍三倍甚至十倍的问题,这些现象形成了大讨论。邱国鹭认为“理性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意思就是涨高了肯定会跌。另一个基金经理认为“呆子对着傻子在说骗子的事情”,呆子是指书呆子,傻子是一般投资者,骗子是一直在涨。换一个角度是互联网时代怎么对一个公司进行估值。达姆达兰99年写过《估值的黑暗面》,最后更改了版,说新的企业如何估值。新企业估值的问题很重要。
业界与学术界的两个惊讶
互联网对经济学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冲击,各个方面都是做研究的好的起点。杨锐博士简明列举了他认为重要的研究方面,并为大家介绍了参考的文献和文献精彩之处,希望大家能以后认真研读。杨锐博士在介绍理论时十分熟稔,让大家十分吃惊于业界人士做研究也如此专业。杨博士笑称,他发现,学术界的惊讶业界这么学术,业界的惊讶学术界的人不知道他们如此学术。在此次杨博士的讲座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发展,而且发现了业界也是需要扎实的研究功底,这也应证了肖风博士那句话,持续学习才能长久发展。
第三部分持续学习,站在潮头—— 互动篇
葛老师总结到,讲座启发了我们对职业和研究如何开展的思考。葛老师降到,受到肖总启发,会议可以有新的组织方式。
同时,葛老师向肖老师提出两个问题,一是腾讯的数据库最终是自己开发利用还是租借出售给别人,千亿的估值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二是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业该如何应对,金融监管部门怎样调整?肖风博士说到规则会做很多改变,对监管有很大冲击,央行在做密集调研,比如余额宝推出时不符合规定,但监管机构最终还是愿意鼓励创新。监管机构需要很长时间做平台。
随后有同学提问关于网络P2P的问题,国内网络借贷机构没有数据基础和信用报告、风险如何控制的问题。肖风博士谈到美国的案例,银行没有任何数据也可以无担保放贷,但企业在申请时就要开放账户数据,愿意先亏5亿美元,用坏账买数据,当有足够的数据后,坏账率肯定会下降,前面的坏账率当作市场推广,所以每轮估值都会上涨,虽然一直有数据成本。国内一定要有中介的担保,中国的P2P还没有真正的互联网的生态。有同学提问要学哪些新的知识,肖风博士建议大家要坚持学习,学习新东西。有同学问到银行的信用贷款的未来,肖风博士认为主要是银行对供应链感兴趣,会发放信用贷款,属于供应链金融。有同学问到网络暴力的监管。肖风博士认为我们自有能力的辨别,应该公布事情的真相和透明度,从而掌握全貌。有同学问到比特币的前景,杨锐博士认为是个重大的机会,应该投资。有同学问到本科非金融类专业如何学习,肖风博士鼓励大家持续学习,不要拘泥于过去的知识结构。杨锐博士最后郑重送给大家一句话:超越所见,要站在新的潮流之上。
冼老师的指导——持续学习,以学为本,目光远大
冼国明老师为讲座做总结。冼老师说,大数据的出现会改变我们的想法、生活方式,互联网的出现会怎样改变传统金融模式这一点十分重要。冼老师为大家强调在硕士期间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正如肖风博士所说那样。冼老师说,国经所培养的是精英,而非匠人,考证、实习能让大家获得短期培训,找个好工作,但无法让大家求得大发展,持续学习的能力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要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将精力放在扎实学好专业课程上,还要扩大知识面,多阅读,扎实读,勤思考,说不定哪个瞬间的思考可以改变一生。冼老师希望同学们目光再远大一些。
, 思考未来,站在潮头,学习能力,远大理想
讲座在一片掌声中结束。会后葛老师嘱咐大家:“今天下午的报告非常珍贵,不仅仅是一门知识的学习,而是对未来世界的重新思考,对企业、个人、政府,都具有巨大价值,希望你们都能感受到。”王建东老师会后为大家讲道:“原本希望两位老师为大家讲解公募基金,因为两位老师在这方面很有建树。所以一开始得知主题是互联网金融时还很奇怪。当听完后才感觉到,两位老师在用自己过去的成功的基础在分析未来的成功,这是非常重要的。我的体会这两位老师传导给大家的有三点:一是要站在潮头,肖总每次成功的转换都是站在潮头。我们很多成功的校友就是在每次经济变革的时候站在潮头。二是他们传导的就是不断地学习,持续的学习能力,在每个周期的时候都能成为专家,就像杨博士讲的‘老师们不知道业界的人如此读文献,感到吃惊’。同时我觉得为什么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因为我们的价值观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强调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比如说读文献,同学们可能觉得这是吃惊的事。第三,他们能总站在潮头,并且持续学习,是因为他们非常有理想,只有志向远大的人才能持续这样做。优秀是一种习惯,热爱母校,热爱青年的人,才是优秀的人,得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和发展。”
这次讲座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不仅了解了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性和广阔前景,更让我们明白了,要持续学习,站在潮头,重新思考自己、思考未来、思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