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炫如: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分析师

发表日期:2013/11/20 已经有131位读者读过此文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分析师

 

——“我们是爱南开的”系列讲座

时间:20131115

地点:经济学院圆阶204

记录人:王红程 夏蕾 王雯

 

主讲嘉宾简介:

 

 陈炫如,商贸零售行业首席分析师,消费服务组组长,就读香港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金融学硕士,7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20108月加盟宏源证券研究所。曾服务于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华泰联合研究所。2012年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第四名,2010年新财富分析师团体第二名。

讲座纪要:

王建东老师:

在成熟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分析师是基础。比如我们做投行的,做财务顾问是不赚钱的。包销费、包销佣金的收入是赚钱的,是巨额的收入。你想大摩去卖一个银行的时候包销费用是多少?但是你是不是可以去做这个包销,不仅是要看你的销售能力,还必须要有研究员。成熟资本市场投融资活动都是以研究员和分析师的研究报告为基础,无论买方卖方,机构等成熟投资者如基金等一二级市场下单也是以研究报告为基础。所以我想今天请炫如给大家讲做如何一个分析师,对大家今后走向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是非常重要的。炫如不光是美丽,也在消费服务行业做出了突出的业绩,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笑),咱们有请炫如!

陈炫如:

我今天给大家的演讲题目是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分析师,我觉得大家可以先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分析师,再向优秀进发。再一个讲讲招聘中我们会看重什么。

一、分析师职业的发展历程

·证券分析师最初起源于美国,但直到1925年首个分析师组织——芝加哥分析师协会的成立,证券分析师的影响才开始逐渐扩大。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先后颁布多项对发行证券公司基本信息披露的规范要求,证券分析师收集信息更加方便,分析也趋于准确。至此证券分析师作为一个专门的职业开始显现其社会价值。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以以1990年深圳、上海的证券交易所的创立作为基点。伊始,许多券商附带的研究部门为公司投资部门提供参考意见,“1998年,华夏、嘉实、博时、富国等一批公募基金公司陆续成立,证券公司研究员的研究报告有了‘市场’——基金公司愿意以‘佣金分仓’模式购买证券研究服务。”由此,分析师分为“买方分析师”和“卖方分析师”。一般分类情况下,还有第三类——独立第三方分析师,如专门的研究机构和高校等。“分析师行业随证券市场的诞生而出现,但其正式纳入政府监管是从199841日《证券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正式生效开始的。”

二、分析师的盈利模式

·在传统的盈利模式下:

·卖方分析师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并形成报告,争取买方分析师或者基金经理的青睐,从而为雇主争取到买方交易证券的分仓量,进而赚取佣金收入。

·而买方分析师对众多卖方分析师的报告进行二次解读,为己方投资经理推荐具有超额回报潜力的证券。

三、分析师的工作内容

·证券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充当了一个信息传递者的角色。

·从工作流程的角度来说,证券分析师的工作任务一般包括三大类:收集信息、分析评价和给出投资建议,工作成果通常是以研究报告的形式给出。

·证券分析师收集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是多样的。一般通过阅读公开信息、公司新闻发布会和到公司进行走访等。对于卖方分析师来说,到上市公司的调研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分析师信息收集的程度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能力,也和信息披露制度有关。

·分析评价。在获得市场的公开信息之后,分析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整理,通过分析工具和模型,做出对上市公司财务、经营、管理状况的分析评价,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或对某个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及趋势进行判断。

·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师会对股票作出评级。

四、卖方分析师有三分之二时间在公关

·在当前盈利模式的推动下,有一种说法形象地描述了分析师的工作——“分析师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做销售,把报告的观点销售给机构投资者;三分之一的时间做调研,与上市公司搞关系;剩下的三分之一才用来做研究。”

 

五、分析师分为宏观、策略、行业

·从分析内容的角度看,典型的证券公司研究机构一般包括宏观、策略和行业三类分析师(或研究员)。

·宏观分析师主要跟踪宏观经济及行业数据,从财政、金融、税收、产业等各个方面分析国家宏观经济,并对一些经济金融数据给出分析、预测及判断。

·策略分析师一方面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对股市的运行前景作出分析,预测大盘及各板块行情状况;另一方面依据各行业的经济数据及行业分析师的预测对股票资产在各行业分配比例提出建议。

·行业研究员主要跟踪某一特定行业的行业趋势及该行业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发布所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和投资评级。其中,微观层面的分析中又有技术面分析和基础面分析之别。在各种证券分析中,价值分析是核心,主要在于将市场价格与公司价值相联系。

六、分析师的评价考核体系

·对于证券分析师,通俗点来说,既要靠所在券商来发工资,又要依赖市场来吃饭。因此,对于证券分析师的评价也通常从这两个主体出发。

1)市场评价。对于国内的证券分析师,《新财富》的“最佳分析师”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杆。

2)券商内部评价。一种方式是通过工作数量来衡量,例如发布多少报告等。另一种方式是与绩效相挂钩的,例如为券商创造了多少佣金,又如客户的满意度情况等。

·目前国内证券分析师工作内容与绩效考核情况大致如下图,工作内容概括为两部分:一,选股与预测能力;二,客户服务能力。

七、热爱工作,注定辛苦

·某国际银行某位分析师的一天

6:00 am

起床

6:45 am

上班

7:00 am

到达办公室

7:15 am – 7:45 am

看报,读文件和准备晨会发言稿

7:45 am – 8:15 am

和亚洲的销售人员开晨会

8:15 am – 10:00 am

电话和email客户今天的股票投资想法

10:00 am – 2:00 pm

拜访公司或和客户吃中饭

2:00 pm – 4:00 pm

股票分析      调整收益模型       写研究报告

4:00 pm – 4:30 pm

和欧洲销售员开欧洲晨会

4:30 pm – 7:00 pm

继续研究分析工作    和上司交流投资想法

7:00 pm – 9:00 pm

晚饭(有时和客户吃)    继续工作到9

9:00 pm – 9:30 pm

和美国销售开美国晨会

八、水下的冰山更总要

·胜任力模型最初是由Spencer等(1993)提出的,是基于冰山模型,成为了胜任力研究的理论基石。他们把个体特征区分为水上冰山和水下冰山,即外显和内隐、可见和不可见。其中,“水上冰山”包括可见的知识(knowledge)和技能(skill),更重要的是深层的、不可见的、内隐的动机(motives)、特质(traits)和自我概念(self-concept)。

九、我们招聘方看中什么?

·在这个模型中可以看出分析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公司需要选择哪种类型人才,需要设计哪种考核方式,从而达到选人不误,用人有道,人岗匹配,提高员工积极性。

.

十、一名应届生到首席分析师的变化

十一、应届毕业生培养综合性的工作能力

·全面的知识结构

英语、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与金融、法律、数学、行业知识、计算机使用。

·公关能力

推介能力(文字,口头)

·认真踏实

勤勉刻苦、良好的价值观、合适的性格。

·招聘流程:

笔试(知识结构)、性格测试、英语口试、上机测试、数字测试、合规测试、面试、实习测试。

 

葛老师提问:你是在商贸领域研究的专家,目前互联网的发展让传统的商业模式怎么应对和转变?

 

陈老师:互联网首先讲个大帽子,今年的投资,以及未来十年的投资一定是互联网改变传统行业的,如果要做投资的话就看今年互联网改变那个行业,那么就去往那个行业去投,比如前年去年主要是在传统零售这块,唯品会、当当这类的,阿里上市、京东上市是不错的。今年谈得比较多的是互联网金融,新的三中全会也提到以市场未决定,像垄断的行业,医疗、能源这些是逐步去开放的,那也是未来投入比较多的一块,通过计步器或大数据分析,什么样的设备会做这一块。您刚才说零售商会有什么改变,我们的研究是这样,今年双十一是350.19亿的单日销售额,京东去年25亿,今年35亿左右,当当当日是2亿,苏宁易购会更少一些。这个行业是赢家通吃的行业,二三名过得非常难受,在盈利的艰难的过程中,消耗资本,第一名把持所有市场。再一点来看单笔数,一共是1.9亿笔支付宝数,平均是168元的客单价,那么互联网是一个屌丝市场,互联网金融,比如说余额宝现在卖的是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还有信托产品都是卖不动的。个体商户也是,在168元的低价商品,我觉得未来的一个线上会做大众的,金额是比较低的,风险也是比较低的产品市场,线下会做高端消费,买个上万的东西一定不会在网上买,还是会在线下看货,这个线上线下也是一个同价的过程,未来的话,品类上先分开,慢慢达到一个稳态,在进一步互相融合。看到电子商务的增速,前几年是从几个亿,到去年是191亿,是260%的同比增长,今年是350亿,是83%的同比增长,而一到三季度整体的电子商务的增速是45%左右,去年是在65%,增速是放缓的,客单价没有明显的变化,最后的话慢慢形成稳态,就是产品的分层,最后的话是互相融合。马云现在投高端导航,未来的话他通过导航软件整合线下高端的、体验性的做一个大的商业帝国,互联网他说要建立信用体系,现在互联网金融应该利率管制,银行如果不利率管制,他们也可以做货币型基金,咱们现在的活期存款都可以做余额宝,但现在处于管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