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所硕士生暑期实习体验(1):青春足迹——上海初体验

发表日期:2014/08/19 已经有18位读者读过此文

国经所硕士生暑期实习体验(1):青春足迹——上海初体验

                        

(一)柏馨(实习单位:申银万国资管)

一、梅子成熟的季节

第一天:雨;

第二天:雨;

第三天:雨。

......

初来上海的第一周,在无尽的阴雨中度过:潮湿,温润。让我怀念起去年此时的广州,同样的梅雨季,灰蒙蒙的天绵绵的雨,我们的毕业照少了光鲜亮丽,却徒增了好几分红砖绿瓦下的离愁别绪。

五年前的短期旅游,两年前的夏令营,对于上海,我不算是陌生,却也相当陌生。

和北京一样,复杂交错的地铁线路,滚滚而来的人潮,每一次上下班高峰期,都是一次漫长挑战和忍耐。

公司在长乐路989号世纪商贸广场40层,周围是长长的老街和从旧时保留下来、经过翻新的弄堂,有几个看上去还算温馨典雅的咖啡馆,几家小小的卖服装的铺子,比不上陆家嘴的高楼林立高端大气,却带给我一种踏实安心的感觉。

比较有意思的是,上海的道路名称,好多是由中国各地省市的名称组成。西藏北路、河南中路、陕西南路……还有有名的南京路、福州路等等。

二、上海的门面儿

1.外滩:东方大都会

16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泥滩,后来,泥滩上出现了第一座洋房,再后来,泥滩变成了外滩”若是第一次来,一定会被震撼,会感骄傲。

这个位于黄浦江畔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包含了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我们早早地前来,绵绵的细雨下,他们显得庄严而肃穆。在“上海姥姥”吃过汁水浓腻、油量饱满、口感甜软的特色家常红烧肉后,夜幕渐渐降临。华灯初上、游客渐多,这边有帅哥模特为外滩画报拍摄时尚大照,那边有好几对青年男女身着华服为新婚留念。江水荡漾,夜晚的外滩,变得生机活力、浪漫优雅。每一幢大楼都有一个故事,我们在这里,感受着上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记“第二届外滩国际金融峰会”

7月4日,由于部门老师有事,我代为参加了“外滩国际金融峰会”,大会在外滩半岛酒店玫瑰厅举行。会议围绕“民营经济与金融变革”的主题,探讨了“上海自贸区的理想与现实”“民间资本的迷雾与曙光”“互联网金融的激情与冷静”,并邀请了政府、企业、机构、高校的众多领导和大咖出席:刘明康、张维迎、谢平、巴曙松、胡晓明、李东生等熟悉的身影都出现在了论坛现场。主持人是我特别喜爱的“最强大脑”节目主持、复旦大学教授蒋昌建先生。蒋先生对于每次发言的精炼总结、对于论坛节奏的完美把控、以及其风趣幽默又准确犀利的提问让我佩服不已。嘉宾们对于三个分论题的精彩讲述也让我深受启发。

翻看会议发放的外滩画册,上面的一句话让我感悟颇深:视界所达,境界所至。越来越觉得,作为金融从业者,职业、开放这两个特质是多么的重要。我从未单独出席过这样的场合,在这个既充满学术气氛,又充满社交意味的论坛上,我观察着前辈们得体的打扮、职业的微笑、熟练的中英文切换……他们用餐时交换名片、交流各自的领域、谈业务,一开始并不认识的人,可能通过这样的契机成为了日后的合作伙伴,某些产品和模式也可能通过这样的机会从国外带到了国内,或从国内走向了世界。感觉自己的身份比较尴尬,社会经验和阅历有限的我,远不能游刃有余地参与他们的谈话,只能默默观察、学习,偶尔请教。但这次经历确实让我看到了未来巨大的成长空间;让我知晓了,在这开放的时代,做一个国际化的人才有多么的重要;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验了外滩,这一远东华尔街的气场和风格。



三、上海的品味儿

一早就听说,上海女人精致,爱去小资的咖啡店,爱逛精致的服装小店。才来不久,无法印证。不过相比于彪悍的大北方,的确是多了许多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好多稀奇古怪的小店、好多咖啡厅……76日,我在上海城市艺术中心,参观了“Miss Dior——迪奥小姐展览”,一条长龙的队伍,全是打扮精致的上海女人,说着我完全听不懂的语言。迪奥先生于1947年创制了Miss Dior迪奥小姐香水,并伴随其高级时装一起发布。自此以后,凭借品牌卓越的影响力以及最名贵的原料,迪奥的“爱之香氛”给世人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记。

在我看来,展厅的布置陈设远远谈不上大气华贵,却是很像小姐们的闺房,浪漫活泼、轻松惬意,倒也切合了本款香水的理念和受众,在细微之处彰显主办方的用心。千鸟图、玫瑰花……我看到了这些元素被设计师门反复和创新的应用,感受到了迪奥先生对于爱和永恒的向往,对于青春和浪漫的倡导。我也看到打扮精致的上海女人,她们会认真观察每一件展品,细细品味展板上的描述,也会小声嘀咕自己的思考和感受,那门专注,那么享受。

Miss Dior是“一种风格的精神表达,一种梦想的浓缩精粹”,我觉得上海的品味和这款香水告诉我们的有一点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不奢华,但不能不精致。

7月13日,延期的“MISA——上海夏季音乐节”之“八爪蓝调:四钢琴重奏音乐会”依然未能躲过大雨,让我在黄浦江边的雨夏中享受到了古典和爵士改编曲的美妙和灵动。四位钢琴家与四架钢琴融为一体,演绎了经典的《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四、上海的小性儿

上海虽有百般好,但我觉得,这并不是一座幸福感很高的城市。上海开放,但不温暖。上海人精明,但不热情。我在地铁上、餐馆中、或者是商场里,总能听见他们说些小闲话、闹些小脾气、吵些小架。他们爱动怒,有些急躁,执着于完成手头的工作,却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上海人都是这样。才来两周,我对于上海远算不上有深的了解,感受也许片面、评价也许有失偏颇。我只是觉得,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需要有更大的气度和容量,不仅是这个城市本身,当然也包括生活在其中的民众。当然,上海人身上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对于工作和生活的认真态度、对于知识和能力的崇尚、对于品质和个性的倡导。

这便是我对于上海的初体验,我对她还有更多期待。感谢上海南开校友会,感谢校友会的学长学姐,为我们提供了如此棒的实习机会,让我们能在这两个月中深入体验上海,感受大都会的魅力,我们会好好珍惜,积极努力。

 

(二)范玉琪(实习单位: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微雨迷蒙,意澜轻起。

这是我最喜欢的情境下的上海,好像这座城市的所有的故事都能在雨中蒸腾起来。

 SHAPE  /* MERGEFORMAT

细雨中氤氲着黄浦江匆匆忙忙的流水渡轮,也笼罩了陆家嘴平地而起的大厦高楼,刚柔并济总能让人迷醉。我觉得到外滩,一定得坐轮渡从浦东到浦西,这不仅是一条江的游离,更隔着一个多世纪上海滩的风云迭起。观景大道旁驻立着一栋栋的建筑,外滩6号中国通商大楼,外滩9号轮船招商局,外滩13号中国海关大楼,外滩23号中国银行……它们经历了历史的厚重,经历了几代人的浮尘,在今天,在点点的灯火中,昭示着两种文明的融合,也散发着上海的城市之光。帅哥模特摆拍画报,对对新人婚纱摄影,给这里的大街小巷增添了甜腻和浪漫的情调。还有淮海路的梧桐,思南路的露天咖啡厅,衡山路的酒吧和教堂,这些都是精致的,精致到让人忍不住想在这里有一场艳遇。

当坐在环球金融中心的星巴克里喝咖啡的时候,我感受到什么是所谓的高大上。来来去去的人考究的衣饰和妆容,各种语言和肤色,谈笑间动辄上千万的case,就连在门口站岗的警犬都显得别有格调。从来这里的第一天上班,到飞去福建出差,再到对这里的渐渐熟悉,我好像渐渐明白“远方”的意义了,是种体验,是种视野,是种胸怀,最后沉淀成自己的本能和追求。生活有很多的姿态,从天津到北京,再来到上海,这不仅是城市与城市的距离,也是生活与生活的差距。当见了很多的人,走了很多的路,经了很多的事,就会发现现在的自己与优秀和专业的距离,也会发现自己的认知与这个社会规则的差别。

环球、金茂、国金,我见了上海的鼎盛和繁华。也在地铁4号线和1号线换乘时感受到了上海的酸腐和杂乱。这种反差就像我自己来到上海这半个月的心情。感谢上海,让我有了无与伦比的体验,也让我感受到了透彻的孤独和无助。现在我觉得自己强大了很多,可以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独立地生存。

我还没去过上海的弄堂,没去过时尚的酒吧,没去过黄埔大桥……在这里,我有太多的期待和追寻。一座城,总要用心去体会,才能切入它的脉搏;一个人,总要经得起孤单,才能阅得尽华繁。

感谢上海校友会,感谢这次珍贵的实习机会,感谢给予我帮助的所有人,让我可以体验上海,可以经历更广阔的世界。专业与传承,我们都是爱南开的。

 

(三)卢茜(实习单位:申银万国场外市场)

 

二十九层的视角,刚刚好,站在阳台,远处清晰可见的上海中心大厦与东方明珠电视塔同点缀在天地之间无数的星星点点一起,描绘了这个城市的夜,不眠……

我喜欢小时代,喜欢那一种坚硬和冰冷之中的柔软和温暖。所以我暂且引用折纸时代里对上海的描述:

这是一个以光速往前发展的城市。

旋转的物欲和蓬勃的生机,把城市变成地下迷宫般错综复杂。

这是一个匕首般锋利的冷漠时代。

在人的心脏上挖出一个又一个洞,然后埋进滴答滴答的炸弹。

社会两极的迅速分裂,活生生把人的灵魂撕成了两半。

十年前的同学录上,我毫不犹豫地在最想去的城市里写下上海,十年后的我却在几乎已经忘记这个梦想的时候在校友会的帮助下得以拥有一次与它的短暂的美丽的邂逅。不去想现实的苍白,我只想好好去体会这上海之旅,寻一个年少时的梦。

走在田子坊的巷子里,感受上海弄堂里的小资情怀,有一种穿越的错觉,你会感觉灵魂在过去和现在之间飘忽不定。上海之美不仅美在她美丽精致的妆容,而且在于她生命中藏着的太多故事。你看那每一座建筑,每一个弄堂,都像是张了嘴,等你驻足停留,为你讲一个故事。上海的美,并非一日便得尽览,我想我看到的上海大抵只是那秀发中的一丝,又或者连一丝都不到。

这是一个开放的城市,一个寄存了太多人的念想的城市,至于这念想是什么?梦想?憧憬?机遇?于不同的人,大抵是不同的。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涌入这个飞快旋转的城市——带着他们的宏伟蓝图,或者肥皂泡的白日梦想;每一天,也有无数的人离开这个生硬冷漠的摩天大楼组成的森林——留下他们的眼泪。

外滩一号到十八号的名品店里,永远都是店员多过顾客。而外滩对面的江边大道上,无数游客在拍照留念。原来两个世界的距离只有一条马路的宽度。

这是暴风雨前平静的江面,当你沉浸在这份平和之中时,谁也不能预料到下一分钟的大雨倾盆,暴风雨甚至不会给你撑伞的时间。在雨中奔跑着,即便已然被淋湿,心中却是难得的舒畅,年轻的生命本就应该在雨中奔跑。我们习惯了平静的生活,所以忘记了这个年纪就要活得有激情有活力,我们害怕暴风雨,却忘记了奔跑曾带给我们的快乐。年轻人,就要去看更广阔的的世界,不要再骗自己说不喜欢这快节奏,我只想听我的心讲真话。我爱这座城,所以愿意去赴汤蹈火。

要忍得住,这匕首的锋利,人情的冷漠,你才配,去拥有这城市的炽热。

最后,感谢上海校友会给予我们开阔视野的机会,我们也一定会以成长和收获作为回报。我们身在五湖四海,却同是南开人,我们都是爱南开的。

 

致谢

 

在此特别感谢南开大学上海校友会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南开大学上海校友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的学习交流机会和宝贵的实习实践机会,我们都是爱南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