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所硕士生暑期实习体验(2):青春足迹——上海初体验
(一)谢培仪(实习单位:申银万国场外市场部)
每一个年轻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种的情怀,到北京去漂泊,到上海去闯荡,到广深去开创。借着南开上海校友会的帮助,我毅然选择了上海申万的实习之旅。都说每一段有意义的旅行,一半是看尽风景,一半是看清自己。不论是感受上海别样风情,还是实习进步阅读自己,每一点都足以让我欣喜若狂。
半个月来,走过繁华活力的陆家嘴金融中心,看过风格各异的上海老洋房;体验过坐落在树叶深处咖啡小屋的小资,聆听过街角悠扬深情的萨克斯管与吉他共奏的乐声;一脸迷茫听不懂弄堂小店大姐的吴侬软语,几句英文指错了街头老外要找的方向……在上海这座包容的城市里,满大街都布满了你意想不到的题材。沧桑与新潮,厚重与张扬,细腻与繁华,传承与吸纳,多种激流在这里碰撞、交融、喧哗,卷成壮阔巨澜。

上海人有许多彼此心照不宣的生活秩序和内心规则,演绎成一整套心理文化方式。精明、骄傲、自由、新潮…….构成了一种特有的群体性逻辑曲线,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大街小巷,每一处大商小铺,滋生、演变、弥久不衰。欣赏的人,会追随学步;排斥的人,也会嗤之以鼻。在上海,保守的人是格格不入的。这种保守,是自己原有生活理念和意识形态的固守和封闭。学着敞开心扉,才能广纳百川。

上海于我,毕竟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让我满怀激情和新鲜感。但人终究是不能生活在陌生的人群和圈子之中的。约上几个素未谋面的其他高校的实习小伙伴相聚在陆家嘴的某饭店,聊经历、聊各自的学校、聊实习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断看清自己的位置,了解更多未来的可能,也是非常惬意和收获的事情。参加南开上海校友会金融投资俱乐部的讲座活动,看到不同年纪、不同专业背景的南开校友在异乡齐聚一堂,交流经济金融专业知识,不仅增长见识,也让自己倍感温暖和踏实。


在申万投行事业部实习的这两个月,我主要参与的实习项目将是一个新三板项目、一个定向发行项目以及近三十家挂牌企业的半年报审查。一周多下来,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申万在新三板项目上成熟的操作经验以及清晰系统的业务流程。项目团队、质控、咨询等团队之间的衔接和互动非常频繁且高效。对于具体项目的尽职调查,部门的项目材料模板中,甚至每一个会计科目的调查和审核都会细致地列出所有的操作方法和必须注意的问题。这对于一名实习生甚至是部门的新员工都是很好的学习教材,提高学习和操作效率,减少业务中的错误操作和疏漏。实习导师也如一名真正老师一样,即使参与的项目进行到中后期,也会指导自己从项目流程最初的步骤开始,布置任务并及时反馈指导,熟悉整个新三板项目和定向增发的业务流程,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最后,真心感谢老师们和南开上海校友会的师兄师姐们对我们的帮助和关爱,我们都是爱南开的。期待接下来充实的上海实习之旅,不负期望,不负青春。
(二)李雪飞(实习单位:申银万国场外市场部)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带着对泰达的眷恋和对远方的憧憬
我踏上列车来到这座繁华却陌生的城市
对于上海,说是陌生,又不完全是。四年前,稚气未脱的我,也曾与好友一起在世博园奔跑,一起在南京路游荡,一起在夜晚的外滩吹风,一起在深夜从上海奔赴杭州……一别四年,缘分真的是种奇妙的东西,让我又一次来到这里,这次的我步履不再那样匆匆,这次的我心灵不再那么稚嫩,这次的我有足够美丽的心情和足够充分的时间来细细品味这座城市的优雅和精致……
初到上海——凄凄惨惨戚戚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要用一句诗来形容我初到上海的第一周,那只能是——凄凄惨惨戚戚。或许是一直待在北方的缘故,初到南方竟有些水土不服,天气一直是阴雨,肠胃一直不舒服,晚上盖着带来的毛巾被屡次被冻醒,洗了的衣服挂在阳台上几天干不了……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前的我只以为江南烟雨是极美的,然而,等到艰难地踩着高跟鞋背着笔记本困在这雨里的时候,我才忽然感受到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往往是别人看不到的艰辛和汗水,江南烟雨如是,人生亦如是,只有努力奋斗之后才更有心情和能力体会这世界的美好。

苦尽甘来——漫步梧桐大道
古人云“苦尽甘来”,第一个周末我的身体终于适应了上海的节奏,恢复了往日的活蹦乱跳,迫不及待地邀上小伙伴们一起去感受魔都的魅力。听从师父的建议,我们第一站便是布满梧桐树荫的淮海路,淮海路长约2000米,是淮海路商业景点最集中的区域,也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老马路。早在上世纪初,法国人就在淮海路两侧种植了大量的法国梧桐,时隔一个世纪,这些梧桐树都已长成参天大树。喜欢梧桐,不只因为那句“梧桐之凤独栖也”,也不只因为那宽大的梧桐叶到了秋天会大片大片地落在深灰色的地上铺成金黄色的地毯,也许是因为仅仅这两个字就能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和彻骨的浪漫感。

从淮海路一路走来,思南路只是毫不起眼的一拐。的确是这样,思南路的开端的确有些寒酸,但只要走过开始的50米,那后面的美丽即刻就在你眼前铺开。思南路上也布满了历史悠久的法国梧桐,粗壮的树干显示了他的年龄,繁茂的枝干向路中央伸展出去,事实上路两边的梧桐树枝叶已经覆盖了整条马路,在空中合抱起来。我们顺着路标来到了思南公馆,漫步在这里,馆内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灯、一椅都充满小资情调,优雅得不动声色,典雅大气、浪漫清新的景致让每一个在这儿的人仿佛都远离了市中的喧嚣与生活中的浮躁,满满的全是恬静和安宁。


申万实习——空杯心态
申万一直是业界公认的“新三板之王”,来到这里你会发现真的是名不虚传。仅仅一个场外市场部就占了一整层办公楼,座位还超级紧张,每一个老师几乎都同时负责好几个项目。带我的老师是一个超级NICE的80后姐姐,对于从来没有在投行实习过的我,她充满耐心地给我讲解和指导。我的第一项工作是帮助老师搜集一家拟挂牌公司“公开转让说明书”中行业部分的情况,接下来的几天主要负责撰写部分尽职调查的的底稿。
还记得师兄师姐的谢师宴上,老师曾教导我们刚刚工作要有一种“空杯心态”,切忌眼高手低。真的是这样,也许很多工作我们会觉得比较简单,但很多技能就是在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中慢慢获得的,每个实习生一开始都不可能做很多专业的工作,我们必须调整好心态,去融入新的环境,“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另外一个感触就是积极主动真的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比较闲,一定要主动向老师找活干,才不辜负这宝贵的学习机会。
校友分享——我们都是爱南开的
在上海,南开人绝对不会感到孤单,因为我们有一个温暖的集体——南开上海校友会。7月13日下午,在南开上海校友会举办的第9期金融实务分享会上,我有幸聆听了87级校友牟益斌师兄为大家分享的“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这一主题。从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影响,到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实施和退出对中国的效应,再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前景、中国外汇管制的改革方向……牟师兄的分享让我们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眼界,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实习都颇有裨益。分享会上还遇到了久别的本科同学、认识了众多工作在金融行业第一线的师兄师姐,校友会的活动让南开人聚集在一起,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凝聚力,尤其是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南开人来说,参加这样的活动还有一种深深的归属感和身为南开学子的自豪感。

来到上海仅仅两周,其中有苦涩也有甜蜜,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也会问自己为什么要放弃熟悉的京津,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也许如汪国真所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于我们总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也许是因为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也许仅仅是因为想去体验一个更大的世界,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
结局还未写好,梦想已经启程,我们与上海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期待我们一起去书写更美的篇章……
最后,衷心感谢南开大学上海校友会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我们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学校和校友们的期望。聚散天涯,依依南开,我们都是爱南开的!
(三)孙妍(实习单位:上海诚鼎资本)
6月29日,京沪高铁上。单曲循环着一首老歌《飘洋过海来看你》。心里反复着上海这个陌生的城市和那些熟悉的角落。
曾经,上海在我心里是港片儿里的十里洋场,风华绝代;张爱玲笔下的弄堂故事,洋楼爱恨。
后来,我总是想来这,做梦在外滩附近有一处不起眼的旧式小楼,推开窄窄的窗子就能看到浦江的水,听到游船的汽笛声。梦醒也愿千里迢迢跑来,在外滩的夜雨绵濛里,只留给旧相识一句“哦,你也在这里”。
而这一趟,我清楚的知道为何而来。无论是风情万种的淮海路,妩媚撩人的新天地,还是弄潮文艺的K11,都不是我的心之所向。如果说“梦想”太高冷,那么,上海之行,终了,或走或留;都是为了我以后的路。
下了高铁,挤上二号线,没等到达目的住处,还是忍不住在南京东路下了车,拖着行李也要先来看看外滩。这的空气和北方比潮而闷,不一样的气候提醒我,已是身在异地。
霓虹初上,夜色张狂。这时候的外滩人潮如只织,熙来攘往。西岸是华灯辉煌笼罩下,无论哥特,罗马,巴洛克一一插着五星红旗,住满旧上海风云变幻的异国楼座;江对面的浦东是霓虹跳耀,现代明丽的摩天高楼群。身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恍然之间,目不暇接,心潮翻涌;接着是那么一点落寞,不知所措;然后嘴里不自觉的冒出一句歌:我该如何存在?面对这两岸的百般热闹与骄傲,唯有浦江漫不经心地款款流过;想来,她无意间的柔情万种,安慰过百年来无数如我一般怀揣梦想、勇气,冒失不安地闯到这儿来的年轻人吧。
震旦大厦的幕墙不断变幻着“I♥sh”。一直觉着“爱”是件不由自主地事,而还是那么多人爱上上海这个城市,爱上“上海”这种充满机会和无限可能的生活方式。爱上她的节奏轻快曼妙,爱上他的步履坚定匆匆。无关归人与过客,这一趟,我愿意这个夏天且把青春安放在这。
几个小时之后,又是新的一天,这一天不寻常。清晨敲醒我的,除了梦想还有海关钟楼传来的威斯敏斯特钟声。明天,我将开始我的金融实习生活,学习私募股权基金。从和平饭店到环球金融中心再到在建的上海中心。上海的楼从来没有最高。就像我们要见识的世界,要实现的理想从来没有尽头。这便是上海的一种精神,和我们心心念念的“日新月异”不谋而合的信条。感激南开校友会,帮助过我们的在沪校友和前辈给予我们看看上海的机会,为我们打开一扇伸出手可以触到理想的窗。



致谢
感谢上海校友会及各界南开在沪校友为同学们提供上海实习机会并组织丰富的专业分享交流活动邀请同学们参加。所有来沪实习同学均已到岗,实习期间得到了实习单位热情的帮助和专业的指导。向南开校友会的师兄师姐致以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