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BIT:新兴的”全球BIT2.0”?

发表日期:2014/09/21 已经有33位读者读过此文

中国-欧盟BIT:新兴的全球BIT2.0”?

Wenhua Shan & Lu Wang*

 

在2012年2月的第14届中国-欧盟峰会上,欧盟与中国共同宣布就双边投资协定(BIT)展开谈判。至今双方已进行了两轮谈判。如果成功,将成为欧盟整体上第一个独立的BIT,也将是世界最大的发达经济体与世界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之间的BIT,将在BIT谈判历史上占据独特地位。

 

虽然目前中国已与25个欧盟成员国签订了BIT,但是中国-欧盟BIT谈判远比把现有的中欧BITs整合成统一的协议困难[1]。事实上,考虑到最近投资协定领域的实践探索和双方同美国正在谈判的BIT,预计双方将会利用这一机会更新并升级现有的投资协定。最有潜力也最有挑战性的议题很可能是市场准入和争端解决机制。

 

众所周知,中国和欧盟过去常常遵循传统的”欧式”方法谈判BIT,即集中于投资保护而不包含投资市场准入或投资自由化的具体承诺。但是,近些年双方都戏剧性的改变了方法。欧盟已对促进投资市场准入和投资保护非常有兴趣,比如欧盟-加拿大的全面经济贸易协定(CETA)的最新草案表明,双方接受了基于负面清单的准入前国民待遇。[2]中国也接受了BIT中具体的市场准入义务,比如中国宣布在中美BIT谈判中接受准入前国民待遇义务和负面清单管理。[3]

 

在此背景下,中国-欧盟BIT很可能会包含具体的市场准入承诺。然而,知易行难,特别是中国与欧盟(以及欧盟成员国)在投资协定中达成市场准入承诺方面缺乏经验。[4]市场准入承诺的准备和谈判可能非常耗时,这是因为双方都需要评估每个行业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具有国际竞争力以及是否应该向国际投资者开放。[5]

 

在最近的协定谈判实践中,欧盟和中国一直积极参与改革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SDS)。比如,欧盟-加拿大CETA中的ISDS机制能提供更多的细节和更高的透明度,同时加强对恶意诉讼的控制,将成为“最先进的ISDS制度”。[6]另一方面,加拿大-中国BIT包括一个相对较新的条款,要求金融审慎措施必须由缔约方金融服务当局决定,或者通过国家-国家仲裁机制。[7]中国与欧盟对于ISDS改革有许多相似的关切,比如完善ISDS、国-国仲裁机制的范围,以及探索采用上诉机制的可能性。因此双方可能达成一个进步而创新的争端解决机制。

 

总之,中国-欧盟BIT有可能投资者保护、投资自由化并重,同时简化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以在外国投资者权利保护与东道国监管需求间达到更好的平衡。事实上,它是欧盟与中国主动总结自己后的第一份新一代BIT,很可能对全球BIT实践产生重大影响[8],因而它可能成为“全球BIT2.0”。[9]

 (南开大学国经所卢迪翻译)



[1]EuropeanCommission, “Commission proposes to open negotiations for an investmentagreement with China,” May 23, 2013, 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_IP-13-458_en.htm.

[2]DraftCETA Investment Text, November 21, 2013, arts. X.7 & X.14, available at https://www.laquadrature.net/files/CETA-Draft-Investment-Text-Nov21-2013-203b-13.pdf.

[3]MOFCOM,“MOFCOM spokesman Shen Danyang comments on China and US to promoteenergetically negotiations on bilateral investment agreement,” July 16, 2013,

[4] Wenhua Shan and Sheng Zhang, “The potential EU-China BIT: Issuesand implications,” in Marc Bungenberg et al., eds., EU and Investment Agreements (London: Hart Publishing, 2013), pp.102–104.

[5]Id., at p. 104.

[6] European Commission, “Investment provisions in the EU-Canada freetrade agreement”, December 3, 2013, http://trade.ec.europa.eu/doclib/docs/2013/november/tradoc_151918.pdf.

[7] China-Canada BIT (2012), arts. 20(2)(b) and 33(3). A similararrangement can be found in NAFTA, art. 1415.

[8]欧盟成员国签署了世界一半的BITs1400BITs),中国有世界第二大的BIT网络(超过130BITs)。而欧盟的BIT常常为许多其他国家借鉴。

[9]WenhuaShan and Sheng Zhang, “Market access provisions in the potential EU Model BIT:Towards a ‘Global BIT 2.0’?” Journal ofWorld Investment and Trade (forthcoming).



* 单文华 (wenhuashan@gmail.com)是教育部国际经济法讲座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和丝绸之路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SRIICL)所长,剑桥大学劳特派特国际法中心客座研究员; Lu Wang(luella.wang@gmail.com) 是利物浦大学法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作者对Marc Bungenberg, Armand de Mestral以及一位匿名审稿人的富有启发性的同行评议表示感谢。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哥伦比亚大学及其合伙人与支持者的观点。哥伦比亚 FDI Perspectives(ISSN2158-3579)是同行评议系列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