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所举办2014 APEC峰会座谈会:
盛斌、刘晨阳教授主讲
2014年11月14日,国经所举办了2014 APEC峰会成果解读与探析专项报告会。本次会议在国经所12楼会议室召开,历时3小时。会议由国经所所长蒋殿春教授主持,APEC研究院盛斌教授、刘晨阳教授主讲,国经所邱立成教授、戴金平教授、张诚教授、葛顺奇教授、孟夏教授、以及阎大颖、万志红、郑昭阳、盛丹、靳晓婷、毛其淋、罗伟等多位教师和博士生、研究生,近百人参与了讨论。
盛斌教授首先对本次APEC会议的内容及成果进行了解读。盛教授介绍,本次会议各方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等重点议题,探讨了当前经济形势下深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
一、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亚太自贸区建设
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即亚太自贸区建设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中之重,也是东道主中国力争实现的预期成果之一。本次会议上,中国重提亚太自贸区建设并取得重大成果。首先,会议决定全面启动、系统推进亚太自贸区进程。批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在现有交易安排基础之上建成亚太自贸区。成立“主席之友”工作组,开展“实现亚太自贸区有关问题的联合战略研究”,并于2016年底提交研究报告。
第二,会议批准建立亚太经合组织自贸区信息交流机制,与WTO以及FTA的信息通报制度形成互补。第三,会议认为应该加强对相关国家的能力建设,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与效果。
此外,盛教授进一步解读了本次会议的成果,有三点值得大家关注。首先,会议决议表示亚太自贸区(FTAAP)与APEC之间是互相平行的关系,亚太自贸区将在APEC框架之外运行。其次,FTAAP与茂物目标之间并不矛盾,APEC将按原定方案继续推进茂物目标的实现。最后,FTAAP与RCEP、TPP之间既非从属关系也非互补关系,更不是互相矛盾的。RCEP、TPP或可成为实现及推进FTAAP的途径之一。
二、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
这一议题包含了经济改革、新经济、绿色经济、创新增长、包容性支持、以及城镇化等内容,是对现有问题(之前APEC峰会中提出的问题)的整合、消化和推进。APEC认识到,亚太地区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经济转型并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新技术、新产业、新型生产贸易模式)。APEC将致力于加快改革和创新步伐,巩固亚太地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地位。同时,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亚太地区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和政策环境。
此外,从广义上来说,反腐、追赃、追逃也包含在该议题之中。
三、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
早在两年前的印尼峰会上,就已经提出了关于互联互通的行动计划。本次会议中,该议题旨在对原有的行动计划进行拓展和延伸,包括硬件、软件和人员交往的互联互通。其中,硬联通主要包含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软联通意指各国程序、规章制度方面的相互关联;人员联通主要是为了降低以商务、学术为目的的交流障碍,包括推行商旅、学术交流卡等,并扩大收益人群。具体地,本次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2015-2025)》。
除了上述成果,与中国的原有预期相比,仍有两个目标尚未实现。其一是未能发起亚太自贸区建设的官方可行性研究。盛教授认为这是由于各国对亚太自贸区的认识仍然只停留在概念阶段,尚不具备开展官方可行性研究的条件。其二是未能实现自贸区建设时间表的制定。
随后,刘晨阳教授从政策和政治角度对本次APEC会议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刘晨阳教授说,中国于1991年加入APEC,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APEC现已成为中国开展区域整治、经济、外交活动的平台和抓手。
APEC会议从申办到主题、议题的制定都有周密的考虑。就本次APEC峰会来说,时值茂物目标提出20年及APEC成立25周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举办APEC峰会有利于中国扩大影国际响力。
刘晨阳教授还提及了APEC中国年这一概念。即除了近期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外,中国还需在领导人峰会前陆续举办并召开近百场会议。包括每三个月举行的高官会、专业部长会(如:财长会、贸易部长会)等。这些前期会议作为APEC领导人峰会的铺垫,需要将其取得的实质性成果在领导人峰会上进行汇报。
刘晨阳教授对本次APEC会议取得的成果作了补充,这是中国主动让步以换取他国支持的结果,这两个议题本身对中国来说并不关切,而议题的提出、讨论、并在最后一刻放弃正是中国特意设计以争取他国让步的策略。FTAAP也正是中国迂回应对TPP的策略之一。
综上,两位教授都认为,本次APEC领导人峰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经贸层面来说,本次会议的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亚太自贸区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必将为亚太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增长和共同繁荣作出重要贡献。另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也与亚洲各国密切相关。以五大支柱为基础,加强政策协调、对话,推进务实合作、经验分享、能力建设,可实现创新、改革、增长三者之间良性循环。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也有助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各成员国竞争力,符合各方利益和长远发展需要。在政治层面,FTAAP有利于中国把握亚太区域经济的主导权,为中国促进亚太一体化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出路。另外,中国在此次APEC峰会中占据了主题与议题制定的主导地位,且取得了“载入史册”的成果,这也与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密不可分,标志着中国从APEC峰会的参与转向主导者。最后,两位教授认为,这次APEC峰会以后,学者们可利用贸易一体化或全球价值链研究的数据做行业层面的政策研究,以及对互联互通中的金融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