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利用1995-2010年HS 6分位的跨国贸易数据,从出口上下游的视角,构造了出口下游化程度和出口下游化竞争力指标,以此来测度一国在国际工序分工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出口下游化程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稳健,真正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是出口下游化竞争力,即在国际市场下游环节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出口下游化竞争力的增长促进作用在当期最大,之后呈现出缓慢的衰减态势,并且存在明显的国家异质性。因此,以改善出口结构为目标的政策选择并不能从根本上带动一国经济增长,出口【摘要】 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渐进式改革已经持续了30多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更是进一步加快。本文以此为背景来评估市场化转型对中国就业动态变化(包括就业创造与就业破坏)以及地区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市场化转型通过"提升就业创造率"和"降低就业破坏率"两个途径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就业净增长,并且前者的影响更大。本文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市场化转型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由低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的转移,即通过改善就业再配置效率进而显著地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上述发现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转型国家的就业变动模式与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在于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
本文发表于《管理世界》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