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讲座五:期货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发表日期:2015/12/23 已经有37位读者读过此文

微信讲座五:期货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地点:“我们是爱南开的-期货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微信群

记录人:陈家泽

 

主讲嘉宾简介:

王化栋:南开大学92级经济系研究生,现任宏源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北京期货商会会长,中国期货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研究发展委员会主任。上世纪90年代初,参与中国早期期货市场筹备、期货交易所规则制度设计、中国证监会期货行业规划和行业制度设计,主持完成了交易所和行业协会多项研究课题,著有《现代期货市场学》、《现代期货期权创新与风险管理》等多部著作和学术论文。曾赴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加拿大证券协会等研修金融衍生品理论,考察高盛、摩根大通、CME、CBOE等金融机构。期货从业二十余年,期货公司高管任职十六年,曾获北京市“突出贡献人才-金融英才”称号、“期货二十年杰出贡献奖”、“十大期货杰出掌门人”、“十大期货卓越人物”等多项荣誉。

 

主持人开场白: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夏蕾。我是2013级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硕士,目前在光大永明资产工作,很高兴在这里认识大家。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是爱南开的”微信讲坛。今天,我们迎来了我们期货行业的大师兄,王化栋师兄。他毕业于南开经济系,师从期货权威杨玉川教授。他在中国期货市场建立之初,便投入到了这片洪流之中,20多年始终坚守在这个领域。1993年,他参与期货交易所筹建,任天津联交所交易部、稽查部主任。1999年-2007年任一德期货总经理。2007年9月,任宏源期货总经理至今。今天,师兄将为我们讲解“期货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这个话题,分别从期货及衍生品基础知识、期货行业发展情况、期货行业人才需求、其他行业对期货及衍生品人才需求等四个方面展开。期货市场因为其高杠杆,充满着惊险刺激,是金融市场体现最为直观的一个战场。让我们期待今天的讲座,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宏源期货总经理王化栋师兄。

讲座部分: 

大家晚上好,很荣幸能和大家在一起交流。大家对于期货市场、期货衍生工具等概念或许并不陌生,因为大家可能上过《金融工程》、《金融市场》等方面的课程,在课程上或多或少会有所涉及。我从事期货行业多年,因此我打算把这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就业方面的一些情况与大家进行一些交流。

我是很幸运的,因为当我还在南开校园的时候就开始了期货市场方面的研究,并参与期货市场的实践。因为当时导师正在做期货相关的课题,所以就把我带入了当时正在试点、正在筹备的天津期货交易所工作,从此开始了我期货行业的职业生涯。

期货衍生品基础知识

那么什么是期货呢?简单讲,期货合约就是一系列的标准化合约,期货市场,就是交易标准化期货合约的市场。期货市场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的。期货市场起源于1848年,在美国芝加哥诞生的。期货和现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标准化。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第二,双向交易。期货交易可以进行对冲交易,双向的对冲交易使期货具有了更加灵活的特点。第三,保证金制度。实行保证金制度,使得杠杆的利用得以实现。第四,当日无负债制度。与保证金制度相适应的,是当日无负债的结算制度,这一制度用以来确保合约的履约。利用每天的结算价对当日所有的期货合约进行清算。这些是期货与现货的主要不同,也就是期货市场的基本特点。

期货行业发展情况

我们国家的期货市场,是在九十年代初从美国引进的,包括交易机制和行业体系。在美国,期货交易所是市场的组织者,负责设计合约、设计规则、组织期货交易;期货公司负责代理客户交易;除此之外,还有监管机构。在中国,中国证监会负责监管期货行业,而在美国,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是期货行业的主要监管机构。国内的期货交易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期货交易所由最初的几十家,到后来的十五家,又到了现在的四家。目前,四家期货交易所分别是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这些交易所中,上海、大连、郑州这三家期货交易所主要从事的是商品期货交易,包括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能源化工、农产品等几大类商品,共四十六个商品期货品种。而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的主要是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中国的期货市场,发展速度是很快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有些品种的成交量在全球范围内排名领先,甚至有些品种的成交量排名第一。近年来,商品期货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样,股指期货市场从2010年开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经历了今年的股灾之后,中金所对股指期货交易做了一些限制,人们也开始反思,反思股指期货对于整个股票市场,尤其是对股灾中股票市场的作用。

交易所是整个市场的龙头,为整个市场提供交易场所。期货公司作为中介机构,相当于证券市场上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最主要的业务是代理业务,代理客户从事期货品种交易,期货公司收取中介费。随着期货公司的创新发展,期货公司在经纪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了投资咨询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风险管理公司等创新业务。投资咨询业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风险管理顾问服务、研究分析服务和交易咨询服务等,但这个业务至今并没有形成较好的商业模式。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范围和券商、公募基金的投资管理范围是一致的。但由于期货公司的投资主要是运用期货等衍生品工具进行的,产品交易模式以对冲和套利为主,这也是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产品的特色。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从整个行业来看,数额在800亿左右。风险管理公司业务,相当于国外投行的OTC业务。OTC业务的收入,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已经占到整个期货公司利润的50%。OTC业务,是指期货中介机构利用自己的资本和专业能力,借助场内工具,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为客户设计出特定的个性化场外产品如场外期权等。

在期货市场,有很多企业通过套期保值操作,规避经营中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比如国内有色行业中的江西铜业,长期从事套期保值和基差交易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金融机构比如券商、基金、信托等产品,运用股指期货进行套利和对冲交易。今年5、6月份,股票市场在高位时,持有股指期货空头头寸的多是这类机构,他们和现货做套利或对冲保值。期货公司的资管产品、一些期货私募的产品,利用期货期权等工具做套利、对冲,在期货市场高频交易和程序化交易比较普遍。除此之外,凭借自己的技能进行交易的个人投资者,也是国内期货交易的主要参与人。

期货行业人才需求 

从事期货行业的从业人员,从全行业来看到,到2014年年末是51000多人,其中期货公司的从业人员31000人。由于证券公司也可以为自己参股的期货公司做期货IB业务,因此作为中介机构,证券公司这部分的从业人员大概有20000多人。期货从业需要持证上岗,期货从业资格考试主要考期货基础知识和期货法规两门;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则是有一个专门的投资咨询考试。目前,期货公司的从业人员,从专业上看,经管类的、计算机类专业的人员比较多;从岗位上来看,基础的职能部门,包括会计、财务、法律的人员都是需要的;从业务上看,经纪业务包括市场的开发和服务,投资顾问,产品的销售;投资咨询业务则更多的是分析师,产品的设计和产品的销售;资产管理业务和券商资管、公募基金的资管是一样的,包括了产品的设计开发、投资经理、交易员、产品的销售和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公司业务也就是场外OTC业务,这部分更多的是产品的定价、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人员,他们既需要懂得期货方面的知识,也需要懂得现货贸易,这样的人才正是我们行业里现在最缺乏的。

最近几年来,有很多海归人员回国从事衍生品业务工作,因为国内的期权交易刚刚开始,刚有了股票期权,商品期权的交易还没有开放。在国外,这已经是金融市场的成熟业务,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大量海归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回到了国内从事这部分的业务。

其他行业对期货及衍生品和人才的需求

除了期货公司之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他们由于需要做市值管理,所以也需要运用到期货和衍生工具来做策略。证券公司的FICC业务,也就是固定收益及其大宗商品交易部门,实际上交易的也是期货、期权。商品的期货交易,都是大家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工具在做基差交易。国外的一些投行,像美国,由于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的颁布,有一些投行退出了大宗商品市场。但是在国内,这部分业务的前景仍然比较广阔。很多券商,像中信,包括我们公司都在筹备建立自己的FICC团队。在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当中,也有很多产品在运用期货、期权这些衍生工具来做对冲交易、做套利。资管产品的设计要想做到绝对的收益,需要运用到衍生工具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在券商中,研究所一般都设有金融工程部门,对衍生品做专门的研究,这也是券商这几年的一个重要创新,券商的OTC业务运用的就是期货等衍生工具。此外,券商的自营部也在从事一些套利交易,如国债期货的期现套利交易,他们利用国债期货做期现的基差交易,股指期货和股票的套利交易。还有就是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尤其是私募,最近几年私募基金快速发展,尤其是做对冲业务的私募发展很快。CTA业务,也就是商品投资顾问,在美国发展的很快。同样,也是国内私募基金很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

期货等衍生工具对市场的作用 

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相对于现货市场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改变了交易的时空概念。时间上,期货是远期的,可以是一年期的,也可以是时间更长的;空间上,现货是持有了才能卖,但期货有卖空的概念。第二,就是杠杆,与现货实现对冲。很多企业在今年大宗商品大跌的情况下,通过衍生工具的双向交易,加杠杆,运用这种特殊的交易机制来规避价格下跌风险。很多钢铁企业,用衍生工具来做库存管理,当预期价格下跌的时候,就可以在现在的价格上把远期产能卖掉,对冲现有的库存。衍生工具的出现,改变了市场原有的定价模式,同时也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对于我们来说,衍生工具越复杂,专业机构的价值才越能够得到体现。我们同学们在学习中,也应该多去学习这类专业知识,从而体现我们的价值。

衍生工具可以用来做定价、避险、投资,利用价差的变化,利用对冲套利的方法来实现收益。有很多专业投资者在做这些分析,来实现稳健的收益。从投资方面来看,可能与许多人认为的不同,大家认为期货可能是高风险的。但实际上由于双向交易和对冲的存在,利用T+0的交易规则,操作得当的话,期货反而是一个风险小,比较稳健的投资渠道。我们公司今年发行了几个资管产品,利用对冲、量化的操作方法,收益曲线非常稳定。

在中国,期货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但是在国外,像英国,很多的期货业务实际上是投行或者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个部门。商业银行也有一些在做利率、汇率衍生品交易,利率产品和汇率产品也是期货市场里面占比较大的品种。从金融市场来看,期货等衍生工具实际上是融入到金融产品的投资当中的。在未来,期货会逐渐的融入到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中。所以,从就业来看,同学们学好这方面的知识,就业的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

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期货、期权及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商品期货,在欧美已经十分成熟,很难再有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中国依然还有很大的市场。国内的金融期货目前只有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期权、互换、掉期等衍生工具的应用还不够普遍。国内会使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的人现在还比较少,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

金融,从某种角度讲,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财务金融;另一个是金融产品定价和交易。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属于后者。金融行业对于宏观的经济理论是必不可缺的,同时也要掌握一些量化的分析手段和工具,比如数学和计算机的使用。目前,金融工程专业在期货、期权及衍生品行业就业是最占优势的。

南开大学在期货和衍生品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早。上世纪90年代,当我还在南开上学的时候,我的导师杨玉川教授带领我们就开设了这门课,我们编写当时全国最好的期货教材。南开大学在金融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在国内是领先的。大家可以选择期货衍生品及量化投资方向就业。大家就业不仅可以选择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资产管理机构也都是很好的选择。

芝加哥被誉为期货之城,有很多从事期货期权交易的公司。但真正支撑这个城市美誉的实际上是几所大学,包括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等。这些大学里很多教授和学生都在做期货、期权、量化投资等方面的研究,他们做的研究和模型可以直接用于实践和业务,同时也有很多校友来做成功案例的分享。我曾经在芝加哥和当地的中国留学生作交流,中国学生量化工具学的普遍很好,因此,很多中国人在当地的对冲基金、投资公司里面工作。我也曾经在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参观访问,有幸和一个教授做过交流,这个教授就是《衍生品不是坏孩子》的作者桑德尔,他被誉为美国国债期货之父,也是制度经济学泰斗科斯的学生。他认为,未来的衍生品市场是中国人的天下。理由有三:第一,中国拥有优秀的学生。中国学生的数理基础很强,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这个领域的优势。第二,中国人很勤奋。期货、期权及衍生品的研究分析工作很苦,只有勤奋的人才能成功。第三,市场。中国有大量的客户,投资需求巨大。

我有幸很早就进入了这个行业,一直在这个行业工作。或许现在人们对这个行业的认知还有偏差,认为期货投资风险高,行业小。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快速发展,期货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所以,同学们在学校把这个领域的知识好好的研究一下,对未来的就业是很有帮助的。

 

提问环节:

问题一:师兄您好,我有两个问题:我记得个人要做期货投资的话,好像必须通过券商的中间介绍联系期货公司,券商辅助投资者在期货公司开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风险控制吗?还是有其他什么具体原因?第二个是您给的PPT中说到浙江地区的期货从业人员数量高于北上广,这是什么原因呢?谢谢您。

王师兄:个人做期货,可以在期货公司开户,也可以在有期货IB业务资格的证券营业部开户。目前,期货互联网开户推出,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期货开户了。在全国,北京、上海、广东、浙江都处在领先地位,能够占到全国期货市场份额的80%。浙江地区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期货市场投资比较普遍,在期货行业中属于优势区域,也是各家期货公司的重点业务区域,因此,从业人员的数量相对较高。

问题二:师兄,您好!你刚才提到说现货也会有大的发展,但是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贵金属交易公司、寿光果菜,之类的等。打着现货公司的名号,高杠杆,高手续费,您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货吗?这种公司在未来会被取缔或是要求规范吗?感谢。

王师兄:如一些贵金属交易的公司,只要是保证金机制、对冲交易的模式,无论叫什么名,做的基本都是变相期货。很多这样的公司,包括天津的某些交易所,甚至采取层层的坐市商机制,在利益驱动下,很容易出现欺诈和风险事件。国外真正的场内交易所是很少的,更多的是通过柜台交易,通过OTC业务来做的区域市场,而不是像我们这样的交易所遍地开花,每个地方都搞好多个交易所,这并不是市场真正的方向。目前,国家已经在着手规范这些市场,取缔不合法的交易场所。

问题三:师兄好,我有一个问题请问师兄,保险资金运作的最根本就是安全性,保险资管管理也发展的很迅速,请问师兄,保险资金运用衍生品工具的情况如何,能举下例子吗?

王师兄:保险公司资金现在在期货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对冲和避险,在权益类市场和债券市场做一些对冲。但这样的比例并不大,保险资金做固定收益类的多一些。

问题四:师兄,还有一个问题,之前听说过一些技术派高手在期货市场上赚了很多钱,但是感觉技术分析很难,学起来比较玄乎。您刚才也提到了基本面,您对这两派怎么看?对于在期货行业就业有什么建议?感谢!

王师兄:期货市场的分析,主要是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更多的是关注供需情况;技术分析更多的是关注价格的波动特征。两种分析各有优劣,关键看你个人的优势和喜好。比如,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更多的会运用基本面分析,因为基本面分析他们比较擅长;个人投资者在基本面信息、数据上不占有优势,更多地会选择技术分析。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市场上很多专业投资者还会通过大数据等工具进行价格分析。但所有的分析,都不能局限在单一的某一种分析,应该是一种综合的分析,做数据、市场结构的分析。

问题五:王总好,感谢您的精彩讲解,收益颇多,请问您国内交易所或监管机构是否在统计时也会对投资者加以分类?比如,我看国外学者研究时往往将投资者分为套期保值者、套利者等,研究投资者类型不同行为如何不同,谢谢!

王师兄:投资者的分类,根据他的交易目的和交易行为,可以分为套期保值、套利、投机的投资者等等。传统的套期保值理论,做的是等量相反的交易。现实的企业都在做相对价格的研究,寻找基差、价差的机会。对于保值来说,企业的操作非常灵活,尤其是利用套利和对冲。现在做的多的反而是不太直接相关品种之间的套利,像传统的大豆和豆粕、豆油之间的套利,在国外价差交易的机会已经很少了。因为交易行为和特征是一样的,套利和套期保值往往是分不出来的,都是利用期货这种衍生品和现货的替代关系,做对冲、替代、基差的交易。从现实的操作来看,交易模式变得越来越复杂。

国内交易所目前对投资者的分类,从客户属性上,一般分为个人客户、一般法人客户和特殊法人客户。一般法人客户指的是一些企业,特殊法人客户多是金融机构、基金产品等。

问题六:王总,有没有好的书可以推荐给我们大家学习学习的?

王师兄:期货方面的书其实有很多,作为入门的话,可以看期货从业资格考试的书,就是《期货市场基础》和《期货投资分析》这两本书。这两本书比较成体系,写的很规范。但就交易方法来说,书有很多,大家的书和方法都各有特色。

问题七:想问问期货业务和资管等业务的结合有哪些创新发展。

王师兄:期货等衍生工具是资产管理产品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对冲类、套利类、固定收益类的产品大多会运用期货等衍生工具。期权等工具推出后,会进一步丰富资产管理产品的类型,出现不同收益风险结构的资产管理产品。

问题八: 请问师兄一个情感类的问题,师兄在期货行业从业二十多年,期间行业环境有起有伏,让师兄一直坚守在这个行业的动力是什么?

王师兄:之所以在这个行业坚守,我想就像人们初恋的感情一样。我当时学了期货,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了期货行业,在这个行业我们的专业得到了尊重,这种尊重让我感觉很好。期货魅力让我们爱如初恋,让我一直坚守。

问题九: 感谢师兄的分享,我作为金融工程的学生今年已经第五年了,对于衍生品也有了一定的接触。我觉得好像对股指期货等衍生工具的争论,自从其在A股市场挂牌上市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当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时,尤其是股灾的时候股指期货常作为替罪羊形式出现。而中国一向讲究中庸之道,第一个问题想咨询一下师兄,对于多空失衡的看法。第二个问题是,我觉得期货市场是个练人心性的地方,作为从业者,如何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操作行为并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呢?

王师兄:任何市场在交易机制的设计上,都应该是多空平衡的一种机制。期货是个自我平衡的机制,期货的难点也正是在这,可做多可做空。股票市场并不是完全平衡。这轮股灾,有大量的融资,但是融券却很难,融券是做空的,很多人融资但不运用股指期货对冲,当杠杆积累放大之后,又缺乏多空平衡的机制,就会出现断崖式的暴跌。目前,除资产管理业务外,期货从业者是不允许参与期货交易的,更多的是为投资者的期货交易提供产品和服务。从期货交易角度讲,行情判断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止损。当然,心态也很重要。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很重要,但交易经验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总结和实践,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主持人结尾:

感谢师兄的演讲。师兄为大家揭开了期货行业的神秘面纱,详细阐述了期货行业、期货公司的国内国际发展情况,衍生工具对于市场机构的多项作用等。师兄还为我们细心分析了期货行业的人才需求,大家也与师兄进行了热烈的互动,相信大家都有巨大的收获。大家可以发现,师兄不止知识渊博,而且极富口才侃侃而谈。俗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师兄在期货市场深耕多年,相信若不是对这个行业充满了感情,不能让他坚守如此之久。听师兄这一课,我们能领略到他的专业,更能感受到他的坚持和专注。再次代表大家感谢师兄精彩的演讲,谢谢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