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讲座七:解读人民币“入篮”

发表日期:2015/12/23 已经有24位读者读过此文

微信讲座七:解读人民币“入篮”

 

时间:2015年12月06日

主持人:孙卓然

记录人:贺晨 周远扬

 

主讲嘉宾介绍:

谢亚轩:南开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宏观分析师,此前曾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分局。曾获2012年新财富最佳海外研究机构第5名。2013年获第十一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宏观经济第六名、最佳海外市场研究机构第四名,第七届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宏观经济入围奖。2014年获第十二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宏观经济入围奖。2015年第四届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评选第五名;第九届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第五名;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宏观经济第六名。

 

主持人开场白:

谢师兄、王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欢迎参加“我们是爱南开的”本学期第七次讲座。非常荣幸受王老师之邀,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我是孙卓然,国经所2013级硕士研究生。

12月1日,大家的朋友圈都被人民币加入SDR这一消息刷屏了。那么加入SDR对于人民币意味着什么?对汇率和债市又有哪些影响?在后SDR时代,人民币国际化将取决于哪些因素?

今晚我们邀请到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师兄,解读人民币“入篮”。谢师兄在南开度过了他的本科、硕士以及博士时光,曾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分局。今年更是获得第四届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第五名;第九届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第五名;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宏观经济第六名。下面有请谢师兄开始今晚的讲座。


主讲嘉宾演讲:

感谢建东老师,也谢谢卓然以各位师弟师妹们,大家牺牲周末的时间来听我们讨论人民币加入SDR以及它的影响。我们一直对人民币国际化有关注和研究,本身对人民币加入SDR也有报告,那我就借这个机会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由于我们之前都有报告,大家都可以看到,所以我想不简单限于报告的内容,主要谈谈关于SDR我知道的和我想说的,可能和报告的侧重点稍微有点不同。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SDR的来龙去脉;二是人民币加入SDR权重的计算的轶闻;三是加入SDR对汇率和债市带来的影响。最后谈一点题外话,想和各位学弟学妹谈谈从SDR想到的一些研究上的问题。

SDR的来龙去脉

我先说说SDR的背景,背景其实简单来说就是SDR的产生是当时欧洲国家为了对抗美元的全球霸权的产物。大家都知道,国际金融里面有一个很著名的特里芬难题,就是美元是全球硬货币,全球对于美元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是有一个固定的比价的,理论上来说全球的美元越来越多,而美国掌握的黄金是固定的。那么当大家觉得美元不妥,想向美国兑换黄金的时候就会遇到困难,所以这是美元作为全球中心货币本身带来的问题。那么欧洲国家当然觉得不能坐视美元有这样一个霸权,需要创设一个独立于某个国家、某个央行控制的全球货币,于是SDR就产生了。一开始的设计是很好的,大家希望SDR能替代美元,成为一个超主权的货币、超央行的货币,不受某一个国家的控制。但是当SDR设立的时候,IMF说我创设了SDR,你们把储备都给我,我给你SDR,保证你可以用。结果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所有其他国家觉得,我把真金白银的外汇储备包括美元都给IMF,你给我所谓的SDR,我怎么才可以相信你呢。似乎这个时候大家都发现,SDR还不如美元。作为一个货币,你的公信力来自于哪里?你能不能生产商品和服务?

所以由于这样一个根本的弱点,以及美国的从中作梗,SDR由当时的一个明星很快就坠落了。除了偶尔的见诸报端,SDR已经没有特别强的影响力了。所以从这个小的事情来看,货币成为一个全球的中心货币,归根结底还在于这个货币到底能换取什么样的商品、什么样的服务,以及现在条件下还包括什么样的金融资产,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去思考人民币加入SDR,一个层面来看是对人民币过去国际化以及中国经济过去30年的对外开放的发展的一个承认。人民币从过去对外国人来说能够换取的商品服务很少,更别提金融资产,到现在有价值,可以使用人民币去换取他们想要的商品、服务以及金融资产,这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一个肯定。那么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人民币想要进一步国际化,加入SDR以后,显然不管是商品服务层面的开放还是金融市场的开放,都需要加快开放进程。另外来说,人民币的币值是不是能稳定,这涉及到货币是否能和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的关系是不是基本稳定,对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至关重要,以上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对人民币“入篮”权重的理解

第二方面我想谈一谈人民币这一次加入SDR的权重——10.92%。那么在这之前有不同的版本,一种版本是如果按照2010年那一次的评估以及IMF在SDR四种旧货币权重的计算,综合考虑人民币在商品服务方向以及金融市场的使用程度来说,可以算出来13%到16%这样一个权重范围。不管是哪一个,都是比现在的日元和欧元都是要高的,这是按照过去的计算方法。当然最后的结果比我们原来按旧方法测算的结果要低,现在是不到11%,那么这凸显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因为其实我们是十一月份初发的报告,很多同行在我们发布报告前后也去纷纷猜测人民币加入SDR的权重,当时大家按照已知的规则来算也都是得出来13%、14%、15%的比重。但是大家如果留意了就会知道,路透社发了一个独家的消息:有权威人士说人民币加入SDR以后,权重的计算方法可能会于过去稍有不同,导致人民币加入SDR以后所能达到的权重可能是最小的一个两位数,也就是10%多一点。这个消息事后来看绝不是空穴来风,很好的起到了一个管理预期的作用,这肯定是有意识放出来的消息,那这是IMF放的还是我们中国政府放的,并不知道。

那为什么说IMF修改了SDR权重的计算方法,专门给人民币一个相对低一点的权重呢?我觉得大家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对于这个结果我其实并不感到意外,这个接近11%的权重比我内心预测的要高的。为什么人民币没有那么高,我觉得可以分两方面:一方面显然和政治上的考虑有关系,或者和现在的权力格局有关系。毕竟对美国和日本他们来说,对于IMF也好,对于SDR的控制也好,他们并不想失去主导地位,那这就会导致人民币不会太高。因为很明显根据过去的情况来看,如果一定要说现在是一个四国格局,那么中国和欧洲会相对走得近一点,美国和日本会近一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美日如果不能阻止人民币加入SDR,他们可能在权重上去做一些影响,这个可以讲是主观方面。但在客观方面确实有一个问题,在计算SDR或是在衡量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这两条标准上,如果说这两条标准是两条腿的话,那么人民币国际化这两条腿明显是瘸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导致是跛脚的。那么这个衡量人民币国际化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贸易标准,那人民币足够强,我们在进出口贸易占比在全球是最高的,那么这个在SDR的评价中应该是占更高的比重。但关键还有一点,现在全球的国际收支交易已经早就脱离了过去以实际产品、经常项目交易为主导的这个时期了。资本和金融账户下的归属交易比重显著上升,数倍多于经常项目交易。自然这个人民币的国际化衡量要与可自由使用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国际化程度是有多少有关系的,那么在这一点上人民币会弱一点,所以这是一条短腿。这个维度上会衡量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以人民币为外国人发的信贷有多少?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别人发的国际债券人民币能占多少?人民币在别的国家中的储备占比是多少?大家都知道现在刚过百分之一。从这几个维度的标准来看,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就不高了。刚才也说了在储备也就是百分之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币在SDR的占比会比较低。所以综合考虑还是长短不一,人民币一方面优势明显,另一方面弱点也很明显。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那么最终给了人民币一个接近11%的比重,这是第二个问题,这其实衡量的是什么是国际化,其实是和国际收支交易密切相连。

“入篮”对汇率和债市的影响

第三点,人民币就是加入SDR之后,对于汇率和国内债券市场的影响。汇率我放在最后说,债券市场的影响我不展开说,但是我说一点。因为这个研究我自己认为在券商领域我们是最早关注的,最早我写过一个中国版的“利率之谜”,就是最早关注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当时谈中国版的“利率之谜”,主要原因就是一方面人民币要国际化,另一方面就是我们都知道美元是全球中心货币,围绕美元有一个所谓的“嚣张的美元”或者是“嚣张的特权”这样的一个说法,这个听上去很通俗但实际上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里也是一个课题。大家可能没有特别注意,但是如果看格林斯潘之谜或者利率之谜,大家可能就比较清楚了。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全球中心货币,它可能享有的特权,或者说是它在这个中心货币、储备货币的角色中带来的优势一直是国际金融研究的问题。当然过去主要围绕的是美元来研究,但我觉得对于人民币来说,既然我们这么积极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那它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国债收益率的影响来说,它的影响有很多方面,我认为也是在国际金融领域中比较集中研究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它发端于2005年格林斯潘提出来的“利率之谜”。其实他的研究很简单,大家在研究人民币的时候,就看看美元。我们都知道大概从2003年一直到2013年,中国都是在不断积累外汇储备,在外汇储备中主要以美元资产为主。而且我们知道只有央行的持有才叫外汇储备,那么央行为了保证储备的安全流动性放弃了或者弱化了对收益的追求,所以央行比较多的会把外汇储备美元配置为美国国债。美联储围绕这个情况的研究发现,中国不断增持美国国债,会导致美国国债的收益率的下行。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美国的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毫无疑问是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中国持续持有美国国债所带来的这样一个长期的牛市。所以参考中国不断的作为一个大国不断增持美国国债的这样一个例子,如果反过来想如果民币加入SDR以后,在一个中长期的时间范围内,如果人民币不断被其他国家央行金融机构所持有,他们也会反过来用人民币来买中国国债。那么,这就意味着这个对中国国债的收益率会有一个系统性的影响。所以其实我说围绕着这个格林斯潘的“利率之谜”的研究,对外国资本的持续流入对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已经扩展到了有些机构在研究外国资本流入对欧洲长期国债收益率以来的影响,以及另外的一些研究会关注这个外国投资者的占比和新兴经济体的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关联度的研究。从这个问题出发,我比较感兴趣如果人民币加入SDR后,对中国国债收益率的影响。从中长期来看,那是会压低中国国债的收益率。结论我不详细讲了,报告里面都有。我介绍一下这样一个研究点的来龙去脉,以便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个掌握。我觉得如果你想做一个好的证券市场的应用研究,那你也得有点理论基础,这是题外话我待会再说。以上是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的基本结论。

另外呢就是对汇率的影响,因为这次在加入SDR之前,以美林为代表的外资机构旗帜鲜明的说在加入SDR之后,人民币会进一步大幅贬值。那么当然了,至少在加入SDR的一周之后的事实证明这个猜测很大程度上是不对的。但是这个验证还没有结束,别人可能是指加入SDR的两周或者是更长的时间内人民币会贬值。那么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层面上的问题:那就是加入SDR和人民币汇率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美林的判断是不是正确的?我觉得至少一个层面来看,我并不认为加入SDR在短期内对汇率有什么特别的影响。我的基本结论是,如果从中长期来说,那么当然SDR会带来更多稳定的长期资本的流入。那么显然,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对人民币汇率是有一个支持作用的。但是短期来说,美林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结论呢?这个我待会放在题外话讲。我先说说美林的逻辑和为什么我不这样看。按美林的逻辑来说,中国在加入SDR之前,是为了加入SDR,中国央行才维稳汇率的。所以,如果说当加入了SDR之后,那央行就没必要维稳了,如果央行不维稳那人民币显然要贬值,这是其中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是如果万一没有加入SDR,那人民币更要贬一下给美国一个教训。这个结论已经决定好了根本不需要逻辑推演,只不过报告不能这样写,所以美林会说央行可能会减少干预,导致人民币汇率会贬值。我为什么不是特别同意,因为央行从市场逻辑来看,一直不是都为了SDR来干预人民币汇率的。关于这一点我也不必多讲了,因为央行在加入SDR之后,易纲行长专门开了会。易纲其实讲的很清楚了,SDR和汇率的关系、和汇改的关系,以及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初衷,干预外汇市场的条件。他讲的很清楚了,也就不用我再讲了,所以我的结论很清楚,就是央行不是为了SDR才进入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所以在加入了SDR以后它也不会放弃稳定汇率。而且进一步说,有央行在,至少我觉得国内外汇市场的汇率基本上还是相对稳定的。以上就是我想说的围绕报告有关的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两点题外话

下面我说两点小的题外话,第一个就是为什么美林会出这样一个报告,可能感觉被打脸概率会高一点。那既然可能这个判断的不对,干嘛还要写这样的报告呢?这就涉及到券商的研究,我的理解是,第一就是以小博大,我看错一次也没什么,而且即便我看错了我的市场影响力都会上升,大家都会记住我,我猜这是分析师的一个想法;第二个所谓以小博大是说,就是万一我对了,我就出名了,也不是完全没有对的可能性,我觉得这是证券公司它的研究的出发点,而且这只是从研究的角度来说,而对于美银美林这样的全牌照的公司来说呢?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对于全牌照的美银美林,第一他们自己可以做离岸人民币交易的,另外他们也可以帮客户做,甚至他们的客户也会做,他们发表这样的观点去影响市场,他们可能会很大程度上从中获利,因为他们是全牌照的,他们可以做这样的外汇业务,这是我讲的一个小的题外话,便于大家理解这个行业,可能大家不了解这个行业会觉得这么离谱怎么也可以说,既然存在一定合理,只是我们不了解他们背后的逻辑,这是一个题外话。

第二个题是围绕SDR我想稍微谈谈研究,其实现在研究也越来越追求和现实结合,也更要求实用,所以这就带来一些变化和挑战。我想说的是,大家基础要扎实,要学好澜飚院长、小云院长、建东老师和其他老师教授的知识,这是拓展研究的前提条件。 第二就是要关注一些市场热点的问题。而且现在来看,由于自媒体的发展给大家在开展研究上提供了一些便利,有更多的资料可以看到,大家可以更好地博采众长,一个比较理想的情况是有扎实的基础又关注前沿的问题、关注比较现实的问题。

以SDR这个研究为代表,你得关注国际金融领域的变化,另外得有扎实的基础才有可能去做一个好的研究,我猜这也是建东老师让我来跟大家谈一谈SDR入篮影响的初衷。我想我先讲这么一小部分,后面还是留出更多的时间欢迎大家提出问题吧。谢谢建东,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

 

问答环节:

问题一:师兄辛苦!请问人民币国际化会不会存在“步子迈得有点大”的风险?虽然存在地缘风险,但是否可以选择先从人民币成为区域主导货币开始?

谢师兄:“步子迈得有点大”这个观点,我觉得这个没法评价合不合适,但至少从资本项目可兑换来说一直强调渐进。我觉得开放,可能就是一个渐进的方式去开放。我们一直都不是从零到一的休克疗法的做法。区域货币怎么评价其实也没有很好的量化,因为人民币区域化其实在00年以后,从我们周边香港,包括北边的盟国新疆外围还有越南,他们用咱们人民币的程度都还是蛮高的。所以说区域主导货币,抛开发达经济体外(韩、日之外),人民币的表现还可以。

不过其实之前也有人提过亚元,我记得可能就是05年前后,当时关于亚元的研究也挺多的,一开始都觉得亚元由日元来做,后来也有人提说人民币可不可以成为亚元,你看如果我们从刚才衡量人民币国际化的两个维度:一个贸易大国、一个国际金融或者说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使用程度。你会发现成为一个所谓区域货币绝不是人民币应该有的角色,很明显你的贸易就不是同区域内做的,美欧是我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更不用说国际金融领域,国际金融领域我们好像也不太容易只局限于周围。比如说,至少从全球资本市场流动角度来说,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如果将来人民币国际化,我们希望美国也来中国市场用人民币借债,那你就不能只局限于区域内。人民币区域化听上去是一个更稳健的做法,但其实和人民币成为一个国际货币之间并不一致。

 

问题二:谢师兄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研究心路吗?

谢师兄:我97年研究生毕业,就到深圳外管局工作,那时候咱们中国的国际收支体系也刚刚建立,所以开始接触国际收支统计分析,97年下半年到98年,遇到衍生品金融危机。那之后关于国际资本流动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了,所以从那时候之后我也关注这个方向——国际收支与国际资本市场流动,我也是一直关注这个方向。然后07年从人民银行出来到证券公司工作之后,我觉得还是可能按照南开一贯的研究思路,从把全球经济视为一个整体,从全球视角来看待中国经济,我觉得这个研究方向好,而且其中一个纽带之一就是资本流动,我就延续之前关注的方向,去比较关注资本流动。当然了,我们看到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加入SDR,因此带来的人民币的跨境流动以及对证券市场汇率的影响,都是资本流动的一个子问题吧。

 

问题三:师兄好,我想问一个关于职业规划方面的问题:我也想从事宏观分析的工作,所以目前考虑读博,但是我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准备,当然课程是基础,并且跟着导师做科研锻炼自己的研究分析能力是必要的,但是除此之外,就您的学习经历,我应当还要作何准备呢?虽然我也在看券商的宏观报告,但是多是观点加图表的罗列,固然有逻辑推演,但感觉学到的东西不多,也可能是自身解读能力有限,还未能深读,所以甚是迷茫。另外,做宏观分析是不是得之前在宏观战略部门呆过才比较适合转型做宏观分析呢?两个问题,希望您能不吝赐教。

谢师兄:这个问题呢,其实说起来,我觉得我分开来谈,一个就是宏观战略部,理论上宏观战略部是一个很好的部门,但现实中我观察到多数宏观战略部都容易流于形式,这是国内的事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往往来说领导才有战略眼光,所以其他人不站在领导的位置很难具备战略眼光,那还来研究什么,这是我观察到的一个问题。

再一个,如果将来想做宏观研究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其实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个所谓的宏观研究究竟是什么?比如说我干的这个也是宏观研究,就是券商的宏观研究。那么比如说可能也有别的宏观研究,比如发改委也有宏观研究部门,宏观研究学会,人民银行也有宏观研究,甚至一些大的银行、企业也有宏观研究部门,那么这就涉及到这个宏观研究是为谁服务的。其他的我没法,因为没做过那么多,我只做过央行的研究和现在的研究,我就从现在券商的宏观研究出发,那么该做什么准备呢?如果从学校出来直接来做宏观研究这是一个选择,如果基础扎实;其实还有另一个选择路径,如果在银行工作过几年,在央行工作过几年,像我这样的,或者在其他宏观决策部门工作过一段时间,从事过宏观研究的工作,甚至是其他的工作,但是一直关注宏观经济的形势的话,再转过头做证券公司的宏观研究可能会更好。

 

问题四:货币国际化是强国必由之路,后SDR时代人民币国际化或有什么风险?

谢师兄:谢谢建东老师,我觉得确实,就是加入SDR之后当然咱们有收益,刚刚说的都是好事,当然也会有风险和责任。责任方面很简单,货币国际化了,那你显然应该负更多责任,至少你要向更多地人负责,你的币值要向更多的人负责,人们要更多地监督你,这是一;再一个就是人民币国际化肯定要求你的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资本自由流动程度肯定是逐渐上升的,持续管制是也是做不到的,这就导致不管是国内的经济体系还是政治体系都要做好应对大规模资本流动的准备。

 

问题五:谢师兄您好!想请教您一下,加入SDR后,对熊猫债的发行会有怎样的影响?

谢师兄:熊猫债是说外国机构在中国发的债。前年有一单,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发的债,那是好多年后的第一单外国人在中国发的债;最近也有一单,加拿大政府在中国发的债。这个你可以看得到,加入SDR之后肯定会便利外国人在中国发债,利率更加市场化,汇率也更加市场化,另外延长交易时间等等。

现在就有个问题,那就是国内的利率并不便宜,而且大家都应该想到一个问题,我们是储蓄大于投资的,我们是净债权国,所以正常来说外国人来是在中国借债的,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更多的把钱借出去,人民币不能太强势,人民币比美元还强,别人不太愿意借。如果说影响,人民币加入SDR之后肯定会便利外国人在中国借债,但是现在来说呢,国内的利率还不低,这可能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问题。

 

问题六:谢师兄好,想请教您一个问题,一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备受关注,那么SDR后时代人民币国际化之路取决于什么呢?谢谢您!

谢师兄:这样说,后SDR时期,我觉得人民币国际化其实还是这样一个大的逻辑,如果说这个节奏,肯定更大程度上还是掌握在我们开放的力度上,这个是比较明显的;问题是方向呢,方向你可以看,我们刚刚已经说了,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已经很长了,另一条腿就是金融市场的开放,资本项目可兑换,这方面其实要做什么呢,人民银行说得很清楚,一个就是优先占领市场。沪港通已经通了,在一个就是深港通,就是我们和有效的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加入SDR对于国内证券市场的影响我觉得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刚才说了对于债券市场,对于它的影响这个方面研究比较多,债券市场和人民币开放之间的联系更为稳定一些,这方面的研究结论更为准确;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它的研究就没有那么确定了,这就很简单,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比较多。从一个简单的角度来说,市场对外开放对于我们现阶段肯定不是一个坏事,对促进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肯定是一个好的、有利的因素。

 

问题七:谢师兄好!人民币加入SDR,势必增强外国机构和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债市和股市开放的程度,您认为这对于目前政府的金融监管会产生哪些新要求?

谢师兄:你这个问题好,我刚才说了人民币国际化之后,你除了有权利还有义务,金融市场的开放那就意味着你肯定的要更多的按照国际规则来办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是对监管来说,还是对其他的一些市场规则来说,你都多了一层国际市场的的监督和影响,从过去三十年的经验来看,改革开放还是促进作用,促进改革,倒逼改革。

 

问题八:师兄,您好!人民币加入SDR是否会加大债券市场的波动性,其对利率的影响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谢谢师兄!

谢师兄:这个问题可以搜格林斯潘的利率之谜,从这个关键词你可以搜出来就是等于外国投资者在一个国家债券市场中的占比与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这个是一个系列研究,国别很多,内容也有很多。

 

问题九:谢谢师兄的分享,有醍醐灌顶之感。您认为人民币加入SDR究竟会多大程度上导致外国将人民币纳入国际储备呢,这个有预测的方法或者度量的方法吗,因为现在有一种说法质疑SDR可能只是加大了我们开放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压力,对于一个比较没存在感的国际储备货币,这是件名义大于实质的事儿,您怎么看?最近这件事儿一直都很困惑,求解答。

谢师兄:简单说吧,就是别的国家持有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有多少,这个显然不简简单单决定SDR,显然决定于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或者你的经常项目,你的商品服务提供能力,你的资本金融账户开放程度,你不开放别人也不可能进来,这是一方面;在再一方面也不要太低估对资本项目开放的理解,金融市场开放的理解,大家都把央行想象的太简单了,其实我们围绕的汇率和资本项目做的开放早就定好的,“十二五”基本实现早就说好了,五年前说好的。

 

孙卓然:非常感谢谢师兄的分享与解答!那么,今天谢师兄的讲座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做的:一讲了SDR的来龙去脉,第二分析了此次权重的原因,第三对SDR的后时代对汇率债券的影响做出了分析。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我们是爱南开的”微信平台,我们的微信号是“ainankai1919”,后期有精彩纪要发送,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非常感谢谢师兄,感谢王老师,感谢各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