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前沿投资展望:为何发达国家企业更青睐中国收购者

发表日期:2018/11/05 已经有58位读者读过此文

哥大前沿投资展望:为何发达国家企业更青睐中国收购者

Jan Knoerich*

 

中国跨国公司对发达国家龙头企业投标在数量与交易规模方面已创历史新高。2016上半年,跨国并购投资数量已经超过中国2015全年对外投资规模。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中国化工集团斥资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化集团先正达(Syngenta)。

对于此类中国FDI,观点各不相同。

关于中国并购,普遍批评集中于大部分收购者的国有身份,国家支持导致全球并购的不公平竞争,以及收购方企业高负债水平,缺乏国际市场运作经验,渴望获取技术与战略性资产。此外,还存在相当数量的收购失败案例。

然而,尽管存在上述担忧,中国在发达国家的并购交易数量和规模仍逐年上升。这些交易经常获得目标方认可,许多目标公司的所有者或高管有意地选择中国收购方,而非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方。为何出现这种情况?

对许多目标公司而言,中国收购者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吸引力。尤其是,目标公司发现中国收购方动机与公司战略目标存在互补性,并且明确表示打算充分利用该互补性。<!--[if !supportFootnotes]-->[i]<!--[endif]-->

例如,许多目标公司寻求中国收购方的帮助,以便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在大部分行业,打入中国市场是如今成功和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如果缺乏本地支持,管理该市场可能十分困难。作为交换,目标公司提供国际经验,以支持中方收购者全球化经营。

同样,一些目标公司寻求其收购方关于成本削减的帮助,以便扩大成本优势市场份额。例如,中国企业能够帮助目标公司在中国建立自己的生产,或协助其降低采购和其他领域成本。反过来,目标公司通常乐意给予收购方经考虑过,但有限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并且提供参与共同研究和开发。这可能是中国收购方企业向实现目标迈近一步,以获取战略性资产和升级产品,从而进入高端市场,而非从前在国际和中国市场所占据的低端部分。

此外,目标公司通常看重中国收购方的资本注入,因为他们迫切需求资金以避免破产,或进一步开拓业务。中国企业是具有吸引力的投标者,因为他们现金流充裕——来自中国市场产生的利润,或国家支持。

对于目标公司,通过维持公司与收购方的严格界限,该类交易的吸引力被进一步加强,遵循“低干涉”并购后的重整战略。<!--[if !supportFootnotes]-->[ii]<!--[endif]-->在这种方式下,目标公司能够保持其身份和组织结构,并且能在原地点继续开展业务,管理层仍保留大部分决策权。该策略有助于缓解关于潜在非期望专业技术流失的担忧,以及减少其他关于中国投资者的疑虑。

发达国家多数行业并购案中,大部分中国企业奉行该方式。尽管成功率没有保证,但该方式符合其作为市场后入者的具体情况,并且便于减轻关于中国并购的上述忧虑。

发达国家政府面临需要权衡目标公司获益与国家利益潜在威胁的挑战。政策制定者应该探究利用何种规章和政策工具以最小化长期负面影响,同时控制公司效益。例如,政府可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以审查提议的并购案,并且监管该交易产生的对外专业技术输出。他们也鼓励目标公司向并购合同中引入长期保障条款。此外,中国政府能够做好本职工作,为中方并购者意图提供再三保证,并且减少中国对外FDI国家参与度。最后,未来中国政策应该确保北京提供外国收购方相同市场准入程度,正如许多发达国家目前提供给中国企业的条件。

<!--[if !supportEndnotes]-->

<!--[endif]-->

* Jan Knoerich (jan.knoerich@kcl.ac.uk) 讲师,国际事务中国经济, 国王学院,伦敦。 作者对Louis Brennan, Klaus Meyer 和 Ravi Ramamurti 的同级审评表示感谢。Perspective该作者观点不代表哥伦比亚大学,以及其支持者的观点。Columbia FDI Perspectives (ISSN 2158-3579) 是一个同级审评系列。

<!--[if !supportFootnotes]-->[i]<!--[endif]--> Jan Knoerich, “Gaining from the global ambitions of emerging economy enterprises: an analysis of the decision to sell a German firm to a Chinese acquire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卷 16 (2010), 页 177-91.

<!--[if !supportFootnotes]-->[ii]<!--[endif]-->Yipeng Liu and Michael Woywode, “Light-touch integration of Chinese cross-border M&A: the influences of culture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卷55 (2013), 页 469-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