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顺奇教授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并主持分论坛

发表日期:2019/04/28 已经有189位读者读过此文

葛顺奇教授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并主持分论坛

   

    2019425-27日,第二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框架内最高规格的国际合作平台。第二届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核心是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37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等领导人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出席本届高峰论坛。

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

经过近6年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变成行动、从愿景变成现实,成果超出预期。目前,已有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第二届高峰论坛分别设立了12场分论坛,分别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境外经贸合作区、廉洁、数字、绿色、创新、地方合作。

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葛顺奇教授,应国家发改委邀请,26日出席本届高峰论坛的开幕式和高级别会议,聆听了习近平主席、普京总统等15位国家元首和联合国秘书长的讲话,开幕式由韩正副总理主持。

25日上午,分论坛“境外经贸合作区”成功举行,该论坛以携手共建境外经贸合作区,推动一带一路国际投资合作为主题,由商务部主办,农业农村部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协办。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徐乐江、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致辞。格鲁吉亚、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6个国家的嘉宾发言。11个国家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围绕主题进行了对话。葛顺奇教授主持了第一小组的对话会,来自埃及、巴基斯坦、泰国、菲律宾、哈萨克斯坦、香港的部长级高级官员参与对话。

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对外投资合作的创新模式,正日益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目前中国已建立了113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携手共建经贸合作区,推动经济开放包容发展,已成为众多国家的共识。

发言嘉宾认为,一带一路是和平之路、合作之路、发展之路。经贸合作区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在产业聚集、带动、辐射、示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作区产业链条完整、门类齐全、集中度高、要素优势容易发挥、政策覆盖效果明显、管理便捷高效,已经并将继续得到有关国家的重点支持和大力推广。今后各国可重点在政策对接、规划引导、融资创新、服务便利上加强合作,为境外经贸合作区健康有序发展创造新的更大的空间。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根据国家需要,集中研究境外经贸合作区这一前沿问题,连续两年在南开大学举办“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论坛”,撰写有关研究报告,开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理论与实践”硕士课程,日益成为国内研究境外经贸合作区的重镇,并成为商务部引领创建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联合促进中心”的创始单位,牵头政策发展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智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