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产能合作与国际发展学科研讨会成功召开

发表日期:2021/06/04 已经有110位读者读过此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各国经济陷入停滞,国际间贸易往来中断,产业链和供应链断裂,全球经济遭遇“滑铁卢”。2021年伊始,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中国经济率先得到恢复和发展,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的榜样,然而面临谨慎的国内投资消费环境和动荡多变的国外疫情形势,仍需坚定贯彻中央“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计划,积极扩大内需,同时维护好与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非洲国家的经贸关系。

当下,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关系中,虽然中美贸易摩擦频发,但“一带一路”建设已取得重要成就,并且非洲大陆仍具有巨大经济增长潜力。因此,继续维护和发展中非贸易往来在“后疫情”时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在2021年非洲大陆自贸区逆势启航的背景下,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迈出历史性的一步。非洲大陆自贸区运行为“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盟《2063年议程》的对接提供了一个深度交汇的平台,既有利于中非在工业、农业、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形成建设合力,也为中非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需与时俱进地调整对非经贸合作的思路、重点和模式,使中非经贸合作在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背景,“中非产能合作与国际发展学科研讨会”于2021年5月22日在南开大学应势而开,此次会议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和南开大学南南合作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南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南开大学、河海大学、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中非发展基金、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以及中非民间商会等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部门机构的4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开幕式由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南南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李荣林教授主持,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周云波教授代表经济学院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南非研究中心主任姚桂梅研究员,中非发展研发部郝睿总经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院长黄梅波教授也分别致开幕辞。

随后,与会专家和学者分别就“中非产能与经贸合作”和“南南合作与“一带一路”作用”两大主题进行了发言讨论,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此外,会议还就国际发展学科建设进行了校内外专家的交流研讨,研讨会由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李荣林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陈建国教授做主旨发言,对开设“国际发展”学科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学生培养方案进行了介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黄梅波教授结合本校的情况和欧美大学的经验,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提出了建议,充分肯定了在研究生阶段开设国际发展专业的必要性。南开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韩召颖教授对专业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建议,认为应该有一定的层次区分和模块设置,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之间要突出内在的一致性;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王翠文教授则对国际政治中的国际发展议题进行了介绍。此外,南开大学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院长、国际经济研究所戴金平教授、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耿伟教授、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葛顺奇教授、南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彭支伟副教授、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严兵教授、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军峰教授和李维尊副教授等近20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学生就业、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增设“国际发展”专业符合国家的实际需要,并可以充分的发挥各学科的交叉优势。

最后,李荣林教授作会议总结。研讨会在活泼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此次研讨会集众家之智,不仅解决了许多课题研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和今后的科研工作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国际发展学科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基于研讨会所得到的宝贵经验,下一阶段相关研究人员将紧密围绕课题开展研究工作,以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确保课题研究高质量完成。